光大證券又迎“雙殺”:總裁辭職 預計三季報或虧損
導讀:目前光大證券并未修改此前所陳述的事件導致受損金額,仍然維持1.94億元的口徑不變。但公司指出:“為加強流動性管理,改善資產結構,擬加大對存量證券類資產的處置力度 (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上處置不會對公司的凈資產造成影響,會加強公司流動性并增加凈資本,但同時可能導致2013年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凈利潤為虧損或者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大幅度下降。”
昨日(8月22日),愁事纏身的光大證券(601788,收盤價9.98元)又迎“雙殺”:昨日午后,光大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總裁徐浩明辭職;昨日晚間光大證券又公布了2013年半年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今年上半年行業整體業績向好的背景下,光大證券前6個月公司實現營收23.92億元,同比增長13.24%,但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11億元,同比下滑2.22%。
上半年股指期貨大賺7.6億元
上周五,由于光大證券公司策略投資部套利系統出錯,導致當日11時05分08秒之后2秒內,瞬間生成26082筆預期外的市價委托訂單并發送至交易所。盡管11時07分交易員發現異常后量撤單,并終止套利策略訂單生成系統的運行,但是公司仍然因此增加了72.7億元股票持倉。
而最令市場關注的是隨后公司對沖風險而在期貨市場上大開空單:根據公司公告,8月16日公司全天用于對沖而新增的股指期貨空頭合約總計為7130張。這部分股指期貨盯市盈利1億元,對沖錯誤買入股票虧損2.94億元后,初步估算損失約為1.94億元。
雖然市場對于光大證券8月16日的處置方式是否涉嫌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議論紛紛,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昨晚光大證券公布的半年報來看,上半年公司在股指期貨上斬獲頗豐,為公司證券投資業務作出重要貢獻:2013年1月~6月,公司共投資了四項衍生金融工具,其中在股指期貨上盈利7.59億元。截至6月30日,公司尚持有1853張股指期貨合約,金額為1.43億元。
但在除股指期貨外的證券投資上,光大證券表現平平。其半年報第17頁顯示,公司期末證券投資總額共計131.70億元(指交易性金融資產中核算的股票、權證、可轉換債券等投資),上半年發生了2.92億元虧損。而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股票投資中,雖然因部分賣出而實現了5926.09萬元投資收益,但余下部分仍然發生了4.85億元浮虧,從而部分拖累公司凈資產。根據匯總數據,公司上半年投資業務共實現營收3.16億元,在營業收入中占比13.20%。
預計“8·16”事件將重創三季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半年報中,光大證券還詳細闡述了“8·16事件”對公司經營的影響,并坦承該事件可能導致三季報累計凈利潤為虧損或者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大幅度下降。
目前光大證券并未修改此前所陳述的事件導致受損金額,仍然維持1.94億元的口徑不變。但公司指出:“為加強流動性管理,改善資產結構,擬加大對存量證券類資產的處置力度 (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上處置不會對公司的凈資產造成影響,會加強公司流動性并增加凈資本,但同時可能導致2013年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凈利潤為虧損或者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大幅度下降。”
分析人士認為,一旦光大證券加大對其重倉股的處置力度,這些股票特別是小市值個股受到沖擊將更大。
光大證券于今日復牌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午后,光大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總裁徐浩明辭職,董事長袁長清代行總裁職責。光大證券股票于昨日下午臨時停牌,并于今日復牌。同時,有媒體報道稱,光大集團召開黨委會,決定免去徐浩明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委員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徐浩明1988年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工業經濟系。1991年~2000年,一直效力于交通銀行,歷任綜合處處長、黨委辦公室綜合處處長、黨委秘書等職。2000年之后,徐浩明進入光大集團,歷任光大集團執董辦秘書、黨委委員、執董辦主任、黨委辦公室主任、辦公廳主任。
2003年2月,徐浩明來到光大證券擔任副總裁一職,分管自營業務和研究所、信息技術等業務支持部門,并在2005年接任總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本次光大證券“8·16”事件導致策略投資部總經理楊劍波、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相繼“下課”,但受傷最重的還是公司逾10萬名投資者。經3個交易日大跌后,光大證券本周跌幅已達17.66%。6月30日,公司股東人數從一季度末的9.95萬戶上升至10.61萬戶,3個交易日公司市值蒸發73.18億元,平均每位投資者損失6.89萬元。
(王硯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