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整合哈飛昌河陷困局 或難走出包辦婚姻悲劇
汽車產業重組險途
[ 對于眼下大力拓展轎車業務的中國長安來說,其精力已經更集中傾注在自主品牌中高端化上面,對哈飛、昌河,無論是在人力、物力還是精力上的投入顯得有心無力]
在經歷三年的整合之困后,中國長安汽車集團(下稱“中國長安”)對哈飛、昌河的整合訴求未能如愿實現。在哈飛仍深陷虧損“泥潭”之際,業績日漸向好的昌河開始謀求“自治”。
盡管中國長安曾試圖通過技術轉讓、委托代工等方式為哈飛、昌河“輸血”,但這未能令后者獲得市場競爭力。
這場“包辦的婚姻”一路磕磕絆絆,暫時未能完滿。
習慣性“輸血”
今年4月初,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汽車”,000625.SZ)發布與哈飛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哈飛”)的一紙關聯交易公告喚起了業界對中國長安對哈飛、昌河整合現狀的關注。
長安汽車發布的《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哈飛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關聯交易公告》稱,同意未來在經與控股股東下屬的哈飛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將長安汽車開發的部分汽車產品的技術許可給哈飛使用,哈飛負責自行申報產品公告和組織生產活動。長安汽車將委托哈飛代工生產其部分汽車產品項目,由長安汽車負責辦理該產品異地生產的公告申報工作,而哈飛代工產品將按照雙方約定的價格出售給長安汽車或長安汽車的指定方。
長安汽車稱,該交易目的是為了充分利用長安旗下整車制造和供應體系優勢,有利于與哈飛已形成的代工業務持續正常進行。
早在2010年,長安汽車與哈飛雙方就曾簽訂《關于技術許可、技術服務及生產協作的框架協議》,而這一次不過是對此前協議的修訂和延續。
在4月16日的長安睿騁發布會上,長安汽車總裁張寶林表示:“目前,在哈飛代工生產的長安悅翔V3,已經達到月產7000輛的水平,未來長安的其他產品仍會有補充。”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哈飛資產總額30.2億元,凈資產-46.1億元。2012年度,哈飛實現銷售收入26.8億元,虧損約7.6億元。而在2012年年初,哈飛新任總經理劉正均在接過吳雪松的帥印時,曾為哈飛定下“必保18萬輛,奮斗22萬輛”的年度銷售目標。然而,這一年哈飛僅實現銷售45942輛,不足原定目標的三分之一。
時間退回至2009年11月,彼時,當長安從中航系手中正式接收哈飛和昌河,中國長安董事長徐留平曾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三箭齊發”戰略。按照徐留平當時的設想,在新長安集團下的長安汽車、哈飛、昌河將統一研發、采購與銷售資源,打造一個統一協作的平臺,哈飛、昌河兩大生產基地除了承擔自身產品的品牌拓展外,還將有效緩解長安微車品牌的產能不足問題,而中國長安的總體產銷規模方面也將有望從中國汽車集團銷量排行榜上的第四位沖進前三強。
其時,哈飛賬面虧損高達4.7億元,而昌河的虧損為2.2億元。而徐留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這兩家公司的情況有所改善,不過整體扭虧需要將近三年時間。”據了解,在2009年至2012年年底,中國長安已累計向哈飛和昌河提供了20億元的直接貸款和44億元貸款擔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