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稱中國信息安全在思科等美企面前形同虛設
審查思科
華為在美國遭遇壁壘,思科卻在中國長驅直入——思科產品已經密布在中國各大行業信息系統的奇經八脈的關鍵節點。中國如何應對潛在的信息安全威脅?中國信息安全審查制度應如何建立?
被西方國家及媒體頻頻指責是安全威脅源的中國,目前正處于一個無形的網絡安全陰影之下。
中國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抽樣監測顯示,2011年有近5萬個境外IP地址作為木馬或僵尸網絡控制服務器,參與控制了我國境內近890萬臺主機,其中有超過99.4%的被控主機,源頭在美國。而仿冒我國境內銀行網站站點的IP也有將近四分之三來自美國。
這組觸目驚心的數據,顯示出中國網絡安全的脆弱現狀。中國的信息安全在以思科為代表的美國“八大金剛”(思科、IBM、Google、高通、英特爾、蘋果、Oracle、微軟)面前形同虛設。在絕大多數核心領域,這八家企業都占據了龐大的市場份額。一位在信息安全領域沉浸了20多年的專家稱:“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幾乎是赤身裸體地站在已經武裝到牙齒的美國‘八大金剛’面前。”
多位信息安全專家向《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表示,在全球范圍內,除美國在信息安全方面采用進攻型策略以外,其他國家都只能防守。而如何防范可能被插進體內的獠牙,國內相關部門應當拿出更多辦法。
而本刊獲得的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九成的網絡戰發端于美國。而網絡設備正是網絡戰必備的武器。
在此威脅下,已有中國大型央企覺醒。思科在中國的第二大客戶中國聯通,正在更換已經使用的思科網絡設備。中國聯通及江蘇聯通向本刊確認稱,截至10月底,中國兩大骨干網之一的China169骨干網江蘇無錫節點核心集群路由器已搬遷完成,而被“掃地出門”的路由器正是思科的產品。江蘇聯通綜合部部長向記者證實,此次搬遷是來自中國聯通總部的統一安排,并不是江蘇聯通的決定。
中國聯通還稱,不排除有其他省級公司繼續棄用思科產品。
這或許是這艘來自美國的通信領域航空母艦在中國第一次遭受挫折。在18年前,它駛入一片荒蕪的中國通信海域大展拳腳,憑借強悍的技術實力與公關能力橫行無阻。
也有專家呼吁,因為承擔著振興國家經濟命脈的重任,以央企為代表的大型企業,應當率先警惕使用思科等產品帶來的潛在安全威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