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都基金會合作伙伴或為“空殼”
2012年5月,曾說要做“中國最大民間基金會”的福建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網站突然改版,且未說明改版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2011年之前運作的項目介紹和基金會年報未出現在新版網站中,甚至一直掛在首頁的 “陳發樹先生將其個人持有的市值83億人民幣的資產捐贈給福建新華都慈善基金會”也隨之消失。
記者調查發現,該基金會在2010年開始運作的以大學生就業培訓為內容的“藍天工程”項目,涉及的多家高校稱從未聽說過該項目,聲稱投入的近245萬元善款亦去向成疑。同時,其合作伙伴上海志優連注冊地址都不存在,工商資料顯示其亦無培訓資質。
合作伙伴或為空殼公司
改版前的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網站顯示,這個號稱按照“蓋茨基金會”模式打造的新華都慈善基金會于2010年3月11日開始運作“藍天工程”,其合作伙伴名為“上海志優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志優)。但是記者發現,該公司注冊地址并不存在。
在上海志優的營業執照上,記者看到,其登記的辦公地址是“上海市虹口區中山北一路121號B8-1014室”。記者實地走訪時發現,虹口區中山北路121號B8號樓屬于虹口區節能環保產業園,而且B8號樓根本沒有1014室。
園區里負責企業入駐登記的工作人員朱文靜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海志優和上海聯游網絡可能是在同一個地方辦公。上海聯游網絡是園區里一個較大的上市公司,辦公地點就在離上海志優注冊地不遠的A2號樓。朱文靜說,來她這里辦理上海志優登記手續的是上海聯游網絡的財務主管沈夏琳。記者注意到,在園區企業登記表上,上海志優的聯系人也是沈夏琳。
上海聯游網絡正是唐駿在負責港澳資訊時所收購的公司,后來曾擔任該公司董事長。他同時也是新華都總裁兼CEO,并曾任基金會副理事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后多次致電沈夏琳。沈表示,她不認識唐駿,雖然公司的登記注冊是她幫著完成的,但她僅以私人身份幫上海志優做報稅、年審等財務工作。
沈夏琳還表示,上海志優并無工作人員,報賬內容主要是差旅費,做賬時主要通過郵遞和網上完成。
巧合的是,上海志優是唐駿宣布“藍天工程”啟動第二天登記注冊的。
工商資料顯示,上海志優由法人代表張玉峰及李茜兩名股東于2010年3月12日實際出資10萬元(注冊資金50萬元)在虹口工商分局登記成立,而一天前的3月11日,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的“藍天工程”在蘇州大學正式啟動。
記者獲得的一份《福建新華都慈善基金會2010年度工作報告》顯示,2010年3月,為組織近百所高校學生求職就業培訓,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支付給上海志優共14320人的培訓費用。這份《工作報告》的“支出明細”一項載明,基金會已向上海志優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支出善款244.972萬元。
事實上,工商登記機關核定的上海志優的營業范圍,除了“投資管理、投資咨詢、教育信息咨詢”外,明確要求“不得從事教育培訓、中介、家教”等業務。
沈夏琳告訴記者,她幫上海志優報賬時,差旅費來自重慶、甘肅等地,“大筆的金額甚至有幾十萬,但很少有與培訓相關的費用,也沒有給培訓師的薪酬”。
上海市工商管理局市虹口分局辦公室副主任王華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上海志優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涉及培訓的內容,在調查取證后我們會查處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