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理財墜落軌跡:兩大女教主兇悍的人海戰術
兩大“女教主”
這不是一個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但正如任何時代都呼喚代表人物,兩位梵高理財負責人的特點也正是數千位“荷銀人”的代表。
曾任荷蘭銀行中國區執行總裁的王潔鳳和零售銀行總經理的朱亞明,是這一時期的關鍵人物。兩人同樣為女將,同樣充滿激情、細致,但又各有特色。
王潔鳳的經歷頗有些傳奇:1986加入香港國際商業銀行,1989年跳槽至渣打銀行。在渣打僅四年,就從一名個人銀行業務的員工升任為支行行長,此后在支行僅做了一年多后,因工作出色被調至英國渣打總部成為全球CEO的助手。一年多后回香港擔任渣打香港的區長。2000年,喜歡接受更大挑戰,也喜歡開拓新市場的王潔鳳加盟花旗香港,2001年被調到上海,負責籌備花旗銀行在中國的個人銀行業務,2004年加入荷蘭銀行。
加入荷蘭銀行后,王潔鳳任中國區消費及商業銀行高級副總裁兼業務總經理,負責內地市場的個人銀行和商業銀行業務,2006年,成為荷蘭銀行中國區執行總裁。
王潔鳳個性鮮明。“我一直在做先鋒,我的工作就是開拓!”她每一次跳槽的原因,都不是待遇問題,而是業務上的發展空間。
王潔鳳是第一個將直銷帶進銀行業的人。2001年8月,還在花旗時,她就在上海組建了一個兩百人的銀行直銷團隊。“但我們不會有上下線的關系,這是法規所不允許的。我們這樣做一來可以彌補網點不足的缺點,二來也可以通過員工將銀行的信息帶到目標客戶群中去。”王潔鳳曾如此概括。
同樣,她也將這一模式推廣至荷蘭銀行,并建立了上百人的團隊。
王潔鳳認為,直銷對于銀行業非常重要,客戶不會看到廣告后主動找銀行,只有通過銷售人員將信息帶給客戶,才能帶來銷售成績。所以從策略上,雖然在中國主要城市沒有太多網點,但可以通過直銷團隊彌補這一不足。“通過他們把梵高貴賓理財的信息帶到目標客戶群體中,可通過高檔社區、高檔商場、展覽會、講座等等渠道和方法來尋找目標客戶,這是我們這兩年比較成功的原因之一。”王潔鳳2006年在接受一家雜志采訪時總結。
她的開拓精神還體現在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幾乎每月荷銀都會有一個新概念產品推出,2006到2008的兩年多推出140款產品,基本上每月有3到4款產品推向市場,其中包括市場熟知的水資源系列、中國動力系列等。
另一個不能不提的人是荷蘭銀行零售銀行總經理朱亞明。
接觸過她的人能迅速感受到她的親和力,而近期與記者通話中,電話線那一頭的她聲音溫柔、有女人味。
朱亞明的助手、直屬下級吳未央評價,“她思路非常開明、非常平等。”采訪中她一直以“亞明”稱呼過去的頂頭上司。
一位老員工回憶朱亞明,“像打了雞血一樣,每天精力充沛,很理想主義。”吳未央記得,“很難想象在一家銀行中可以看到那么熱火朝天的工作意愿和場景,賓客盈門、摩肩接踵。”
此外,她還首創了“亞明熱線”,每月一小時,無論是什么職位的員工都可給朱亞明通話。“類似電話會議,亞明一直在線,任何人都能打進來。”吳未央說,“可以現場解答的問題會現場解答,不能解答會記下來,稍后回復。”問題既包括工作上的,也包括個人的,比如人力資源部門很長時間沒有提供醫療保險,再如支行接納客戶的流程不順。“大家不會因為擔心不敢說真話。亞明熱線開通了三年,每月一次,大約40-50期。”受她影響,各區域的業務主管很快也開通了類似熱線。
人海戰術?爭議核心競爭力
朱亞明在2008年一次公開講話中提到,根據上海銀監局數據,荷銀的理財產品發售量占外資行40%以上,到當年6月,外資行結構性理財產品的余額,在整個市場占49.53%,荷蘭銀行占其中48%。
梵高理財迅速發展,也引發了許多爭議,尤其是“人海戰術”。
曾任梵高理財北京某中心理財經理的安娜認為,公司成功的原因只是銷售人員多,純屬“概率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