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技樁業二度IPO申請前程莫測 被117家企業投訴
4月19日,中國證監會網站的“信息披露”一欄發布了《上海中技樁業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這是中技樁業的第二次申請。
這個年營業收入超過20億元、在預制混凝土樁行業排名第三的企業,在2011年1月第一次申請IPO時,因多起工傷事故、專利訴訟風險、關聯方資金占用等原因,在過會時被否。剛剛提交第二次申請,卻在同時期遭到同行117家企業聯名投訴。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國內管樁行業117家企業集體實名向國家住建部投訴預應力空心方樁因行業標準及空心方樁國家圖集標準偏低,給基礎建設埋下了安全隱患,將矛頭直指主營離心方樁的中技樁業,并稱這是“30萬管樁從業人員的心聲”。
第一次被否,二次闖關伊始,除了曾經面對過的質疑,還多了同行業的舉報和排斥,已經注定了中技樁業的IPO之路困難重重。
技術落后風險
目前,國內建筑基礎工程用的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樁主要為預應力混凝土管樁(下稱“管樁”)和預應力混凝土離心方樁(下稱“方樁”)兩種,這兩種樁的區別在于外觀上一個是圓形一個是方形,材料和工藝上則基本一致。
管樁的國家標準目前經過了三次修改,已經被業內廣泛認可,方樁則沒有國家標準。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對方樁的管理標準只能參照國家2008年公布的預應力空心方樁國家圖集(08SG360),但該圖集的技術標準遠低于管樁技術標準,例如,對管樁的規定是鋼筋保護層主筋厚度不能低于40mm,而方樁國家圖集卻低于此標準。
他更表示,方樁技術已經在上世紀80年代就被日本、韓國等預制樁技術領先的國家所淘汰。但在國內因為沒有國家標準的束縛,這也就成了方樁生產企業的淘金點。中技樁業目前是行業內規模最大的預應力離心混凝土空心方樁生產企業。
中國混凝土水泥制品協會的一位專家則認為,方樁和管樁有各自應用的環境,主要結合建筑時的土質結構。產品不同,標準規定自然也不盡相同,再加上各省自行制定的標準,“我認為只要企業生產的產品符合現行標準即可。如果現行標準沒有修改或者廢止,就應該遵照現行標準?!边@位專家說。
除了對方樁標準的投訴,這117家企業提出另外一個質疑是,在方樁國家圖集中有中技樁業的專利介紹。記者查閱到該國家圖集中表示:在空心方樁領域,上海中技樁業股份有限公司唯一擁有ZL200520046057.1,ZL200720109330.X,ZL200720108978.5,ZL200720108981.7專利。
在各省編制自己的圖集時,因要參照國家圖集內容,這個專利內容自然就被列入了一些省市圖集內容,由此在諸多省份引起了業內矛盾。其后,江蘇省建設廳接到上百家企業聯名信后,重新編制了方樁圖集;吉林省的圖集制定則處于停滯狀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