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發行21年改革10余次 業內稱應從退市做起
“我們準備這兩天就把反饋意見發給證監會了,希望他們能有所回應?!鄙虾R患抑行腿痰耐缎胁控撠熑?7日下午告訴本報記者。
事實上,新一輪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公開征求意見階段,很快就將于6月21日宣告結束。
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對于征求意見稿的內容,市場上仍是爭議不斷。盡管強調市場化、強化誠信等措施獲諸多好評,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改革還是不太徹底,結果恐難令市場滿意。
多位受訪券商人士亦告訴記者,此次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審核環節依然未能實現市場化,而一些看似美好的改革舉措在實際推行時也存在較大難度,加之缺少相關配套制度,新股發行市場的“頑疾”或難解開。
“監管層應將更多精力放在抓壞人上,而不是幫投資者鑒別遴選好公司,事實也證明發審委沒這個能力,否則就不會有萬福生科(300268.SZ)之流層出不窮,既然如此為何還抓著發審權不撒手?”上海一家大型資產管理機構的副總裁亦認為此次改革并不能令人滿意。
市場反饋改革低于預期
證監會6月7日晚發布了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
6月21日,即本周五,是證監會征求反饋意見的截止日期。就在意見稿發布已滿一周之時,記者從多家券商、基金等機構處了解到,它們大多表示會參與意見反饋,只是目前還在內部交流、征集意見中。
一家上市券商的相關負責人蔣蔚向記者透露,目前來看,業內對此次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內容普遍看淡。
其認為,盡管意見稿在推進新股市場化發行機制、強化發行人及控股股東等責任主體的誠信義務、提高新股定價市場化等方面都有重大修改,可以說,此次改革應該是新股發行市場近年來改革最有力的一次,但還是有一些內容有待推敲和改進。
從部分券商有意反饋的意見看,征求意見稿中有些看似頗為給力的規定,但實際實施起來卻十分困難,難以落實。
比如,提出必須保證有一定數量的個人投資者參與網下定價,不難看出,證監會的初衷是讓個人投資者也能夠參與定價和報價過程,增加公平性。
但券商人士認為,目前國內能夠達到有足夠大的資金和定價能力的個人投資者非常少,此種狀態不好實現,建議取消或者不限制個人投資者參與定價的人數,或者只在網上發行時考慮個人投資者意見,網下只面向機構。還有,關于對公募基金和社保網下優先配售40%比例的硬性要求,各券商也認為不合適,建議有多少配多少。
與券商等機構投資者相比,受訪的一些財經學者和個人投資者對意見稿內容更是認為低于此前預期。他們認為,內容并沒有觸及到應該改變的核心部分,整個新股發行環節沒有實現全面市場化,原來“憧憬”的注冊制未能成行。個人投資者尤其對網下配售過于“偏向”公募、社保等投資者頗有微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