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英華六漲停背后:牛散巨資精準布局
谷東
因發布擬購買稀土資產預案,使得停牌四個多月的中科英華(600110.SH)復牌后連續6個交易日漲停。而有投資者翻閱公司在昨晚披露的2012年年報發現,中科英華似乎有股東巨資提前布局。
年報顯示,在中科英華截至2012年末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盡管前九位股東持股均無明顯變化,但第十大流通股股東變成了自然人劉敏基,而劉敏基這個名字早在六七年前就開始頻頻出現在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
“牛散”精準布局
中科英華年報顯示,即使僅位列十大流通股股東末位,劉敏基仍持有中科英華638萬股。以中科英華在去年四季度最高價3.70元/股計算,其持股成本約為2360萬元。
而即使昨日中科英華出現調整走勢,收盤下跌4.53%后,仍收于6.11元,若劉敏基仍持有上述股份,其持股市值已近4000萬元,浮盈高達1600萬元以上。
劉敏基的現身,其實與原十大流通股股東之一陳章銀的大幅減持有關。資料顯示,陳章銀在2012年三季度末持有約857.07萬股中科英華,而在其股價大漲前卻已退出了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而劉敏基這個名字對于老股民來講,或許并不陌生。早在2006年就曾出現在武昌魚(600275.SH)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之中,在隨后的超級大牛市中,武昌魚股價也由最初的2元多最高漲至13元以上。
此后,劉敏基還在2009年及2010年分別出現在世紀星源(000005.SZ)及方大炭素(600516.SH)、凱樂科技(600260.SH)等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同時,還有另一位自然人劉欣儀也多次與劉敏基同時現身。
而從劉敏基的操作風格來看,似乎更喜歡“快進快出”。如在2010年第三季度末分別出現在方大炭素及凱樂科技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但在隨后的年報中又迅速隱退。
江蘇一位券商策略研究員認為,與之前涉礦概念的炒作類似,必然是游資推動了中科英華的連續大漲,與業績無關。尤其在最近總體行情并不太好的時候,題材股更受到游資關注。而像劉敏基這樣的資金無論是否繼續參與了炒作,其“恰到好處”的提前布局無疑是受益最大的一家。
從中科英華前幾個交易日的公開交易信息中也可以看出,西藏同信證券上海東方路證券營業部、光大證券寧波解放南路證券營業部等多家著名游資席位紛紛現身。
不過,在周一中科英華盤中打開漲停及昨日出現下跌的過程中,均出現大量拋盤,兩日合計成交金額接近25億元。
概念炒作或難持續
從中科英華年報公布的業績情況來看,其股價似乎難有如此大上漲空間。公司在2012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522.54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則為虧損8055.43萬元,雖然較2011年有所回暖,但與2010年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在去年四季度,中科英華啟動了非公開發行股票購買資產有關重大事項,即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協議收購成都市廣地綠色工程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德昌厚地稀土礦業有限公司(下稱“厚地稀土”)100%股權。正是涉礦概念令中科英華六連漲停。
此前,厚地稀土前東家西藏發展(000752.SZ)在2011年宣布參股厚地稀土時,股價就曾一飛沖天,由最初的10元附近最高漲至38.59元。
不過,盡管近期稀土價格出現觸底企穩,但已經不如當年西藏發展涉礦時的火熱。西藏發展在賣出所持厚地稀土股權時曾表示,近兩年來受國家產業政策調控的影響,該項投資收益未達到公司預期。國家對稀土行業已經實施指令性計劃政策,2012年度國家實施“稀土行業準入許可制度”,在已經通過的三批企業中厚地稀土未入選。
中科英華在非公開發行預案中表示,以不超過168800萬元用于收購厚地稀土100%的股權,而這一價格也遠超出西藏發展出售厚地稀土股權時不足10億的估值。
但仍有投資者將其與西藏發展當初走勢進行對比,認為西藏發展在打開漲停并放量后仍有較大上漲空間。并且認為與西藏發展僅僅參股不同的是,中科英華是100%控股。
而上述策略研究員則提醒,游資的操作習慣大都是以快進快出為主,盡管為了出貨仍可能推升股價,但普通投資者已經很難把握。就西藏發展而論,截至昨日收盤報11.15元/股,跌至涉稀土之前的水平,其間不少投資者的真金白銀或在此期間即已蒸發。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