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落幕 兩大主題鑄就投資主線
為期兩天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2日在京閉幕。會議重點研究了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等問題,并全面部署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討論稿)》。分析人士認為,會議釋放出加速提升農民收入水平以及發展現代化農業的愿望,未來的政策格局,將呈現出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良性互動,中國廣大的內需市場將被撬動。
農地流轉:不能限制也不能強制
會議強調,要積極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按照黨的十八大要求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要“守住一條底線”,即充分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限制或者強制農民流轉承包土地。
要“抓住兩個關鍵”,即著力培養新型經營主體,既注重引導一般農戶提高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又扶持聯戶經營、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著力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和多元服務主體,通過提高組織化程度實現與市場的有效對接。
農民“收入倍增”力爭超過城鎮居民
會議強調,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關系。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維護好農民合法權益。
會議強調,要在“收入倍增”中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今后一段時間,農民收入至少應與城鎮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并力爭超過。要從戰略上研究采取綜合措施,營造有利環境條件,不斷開辟就業門路、拓寬增收渠道。
不斷加大農業投入力度
會議強調,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面對農業生產進入高成本、高風險、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新階段,要不斷加大農業投入力度,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防災減災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要不斷理順農產品價格,讓農民種糧務農獲得合理利潤;要不斷增加農業補貼,使之成為發展農業的有效政策工具。
會議提出,明年要扎實做好以下工作:(一)繼續抓好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發揮市場對農業生產的帶動作用。(二)繼續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三)繼續深化農村改革,積極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穩步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其他各項改革。(四)繼續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強化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強化農村基層民主管理,強化農村社會公共安全保障。
“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鑄就長期投資主線
業內機構投資者對記者表示,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兩大主題,互為依托,良性互動。未來若干年,中國經濟啟動內需,投資發力,消費升級,無不與上述兩大引擎息息相關。在此背景下,投資者看待相關問題不應把目光局限于鋼鐵水泥等傳統意義上的固定資產投資,而應該從更宏觀,更系統性的角度來把握這一宏大主題。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農業現代化與城鎮化的投資主題內涵都非常豐富,值得投資者長期深入挖掘。
?。ǜ叱?/font>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