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證券:強勢股補跌 1995點難成中期底
今年5至8月,上證綜指連拉4根月陰線后,盡管9月拉出一根月陽線,但大盤明顯受2150點的反壓,隨后10月、11月線重心出現下移,且跌破9月K線的低點,透視出9月陽線是下跌中繼性反彈。上證綜指8月至11月的月線組合為典型的下跌換擋,雖然2000點依然受到樂觀資金的呵護,多空或繼續在2000點一線僵持,但2000點失守恐怕只是時間問題。
近期積極因素并不少。其一,11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升至50.4,為13個月以來首次重返50榮枯線之上,反映出中小企業經營環境在好轉,透視出中國經濟四季度數據將回升;其二,前10月國企利潤同比下降8.3%,降幅較前9月收窄近3個百分點,其中,10月國企利潤環比增長1.7%,并連續三個月環比回升,顯示國有企業運行情況有所好轉;其三,證監會副主席劉新華表示,促進各類長期資金入市;其四,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樂觀情緒大幅升溫;其五,今年8月以來,監管部門加快審批QFII的速度,增加RQFII額度2000億人民幣。但A股市場并未止跌,上證綜指、深證成指、滬深300、中小板指數均創年內新低。
目前一些因素讓大家擔心:首先,11月上半月,國內一些地方或成交環比放量、或房價上漲,投資者擔心管理層會出臺新的調控政策,而住建部曾表示,樓市調控儲備政策該出手時就出手;其次,10月份,中國外貿出口出現11.6%的增長,但進入11月份后,進出口相關數據出現明顯負增長,今年外貿增長或低于預期目標不及GDP增幅;再次,今年10月份以來,至少有21家公司再融資申請獲得發審委通過,并有7家公司再融資申請獲得證監會的核準發行批文;第四,上百家公司正在排隊等待發行;最后,據稱,新三板在年底、或明年初會有所突破。
今年10月底外匯占款比9月底新增216.25億元,雖然繼9月外匯占款增加1306.79億元之后,連續第二個月增加,但增幅明顯縮窄,僅相當于9月份的六分之一。今年10月份,我國貿易順差319.9億美元,相比9月份順差276.7億美元增長15.6%,創近4年新高。在人民幣大幅升值且貿易順差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卻環比大幅下降83%,反映出企業和居民結匯意愿階段性再次下降。這是10月M2比9月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國內流動性比之前有一些改善,但并沒有出現根本性的改善。
美國、歐洲經濟低迷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繼第二季度經濟萎縮0.2%之后,歐元區17國第三季度經濟產出萎縮0.1%,為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第二次,連續兩個季度萎縮意味著歐元區9.4億歐元規模的經濟正式陷入衰退。盡管歐元區兩大經濟體德國和法國本季度經濟增長了0.2%,仍不能使歐元區避免出現雙低衰退。意大利、西班牙和荷蘭經濟全部萎縮,出口大國比利時經濟停滯。惠譽11月16日表示,歐元區經濟已連續四個季度未實現增長,目前的形勢越發令人擔憂。11月20日,穆迪調降法國主權債務評級。
近期,美國財政懸崖問題一直困擾全球的投資者,若該問題無法得到解決,美國經濟明年或陷入衰退和企業利潤降低,更會沖擊全球經濟。此外,颶風后,美國初此申請失業金人數環比大漲7.8萬,經季調總量至43.9萬,創下18個月來新高。海外市場擔心,“財政懸崖”可能引發美國經濟重新陷入衰退,并推動失業率升至10%以上。美國經濟前景也不樂觀,歐洲、日本等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低迷,對中國出口的拖累恐難避免,更引發美國、歐洲股市和國際大宗商品的大幅震蕩,這對A股市場有很大的拖累。
在上述背景下,A股市場很難改變目前低迷的走勢,投資者需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雖然塑化劑超標事件引發白酒板塊的下跌,但在目前疲弱的市場中,是否還會出現其他的黑天鵝事件,特別是涉及食品安全方面,值得警惕;其次,近期上證綜指在2000點—2050點震蕩,但很多個股在默默地創出新的低點、累計跌幅不少,且這樣的個股數量在逐漸增多。對此要有風險意識,這是否意味著強勢股的補跌潮即將來臨,特別是以中小股票為代表的題材股。目前投資者應多一分冷靜,股市重要的低點不會讓大家反復見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