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外流股指普跌 新興市場牛市或結束
6月11日,亞太地區多個股票市場開始暴跌,昨日,亞太地區股市再現普跌。對此有證券分析人士稱,海外投資者不惜代價將資金從股市和其他金融資產中抽走,資金流已經發生了逆轉。
實際上,自美聯儲2010年執行第二輪放量寬松以來,市場就開始擔憂因為美國放量寬松流入亞太地區的資金何時出現大規模回流,2年多的時間過去了,隨著美國經濟的復蘇,市場對美國利率上行預期增強,擔憂似乎終于變成了現實。
亞太股市普跌
6月11日,受多重消息影響,亞太地區股市普跌,其中尤以過去幾年來一直扮演吸金重地的東南亞國家最為明顯,其中泰國股市暴跌4.97%,創2011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菲律賓股市暴跌4.64%,創2011年9月以來最大跌幅;印尼股市暴跌3.9%。周三開盤后,泰國和菲律賓股市繼續大幅下行,除印尼股指稍有收復外,其他市場股指均再次下挫。
“海外投資者正在不惜任何代價要將資金從泰國股市和其他金融資產中抽走,資金流已經發生逆轉,由內流變外流。”曼谷開泰銀行證券公司投資策略師Kavee Chukitkasem稱。
與股市大跌相伴隨的是債券收益率的上升。過去一周內,亞洲各地債券收益率全線上漲,包括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尼等各國國債市場以外幣計價的國債收益率持續上行,顯示海外投資者對這些市場債券進行投資的收益率要求提高。
數據顯示,泰國連續8周資本流出,創4年多以來最長周期。周二,泰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20個基點至3.3687%;菲律賓更加明顯,根據亞洲發展銀行截至6月10日的數據,其以美元計價的同期限國債收益率則大幅上行,其10年期國債收益率6月10日上行54個基點至2.8%;印度尼西亞的2年期和10年期政府債券則在6月10日的一天之內上行25個基點和13.5個基點。
對此,新加坡大華銀行股票分析師Clare K. Kore在接受《第一財經(微博)日報》采訪時稱:“包括印尼、菲律賓甚至印度的資本市場中,外國機構投資者的占比都非常大,他們一旦撤資,對這些國家的資本市場影響會非常顯著,對股市、債市以及外匯市場都會造成打壓。”
山雨欲來風滿樓
市場人士多認為,本輪資金逆流的主要驅動因素是美國經濟復蘇以及美國國債收益率開始上行。泰國股票交易所總裁Charamporn Jotikasthira就稱,泰國資金的流出與該地區是一致的,特別是泰國、印尼和菲律賓股票市場的情況類似。因為美國經濟復蘇,資金流出現了逆轉。
6月11日,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升至2.25%,創14個月以來新高。
而美國國債收益率上行主要是因為市場對美聯儲逐漸退出購債措施的預期日益增強,隨著美國經濟復蘇以及美國利率水平上行的預期增強,原本作為主要資本流出方的美國市場開始吸引新一輪投資者進入美國資本市場,同時削減了投資者在亞洲新興市場尋求高收益的動機。
Trinity證券公司分析師Visit Ongpipatanakul稱,美國經濟狀況改進,促進追逐收益的投資者調整了其在新興市場的投資比例,尤其是在泰國、印尼和菲律賓的投資比例。
但也有在華外資行分析人士對本報記者稱,本輪外流可能與亞洲國家經濟自身基本面因素有關。“泰國財政問題已經引發穆迪降級預警,而印度長期以來的高通脹低增長一直在挑戰印度經濟的健康水平,之前也一直有報告警示東南亞國家已經進入信貸周期的最后階段,且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也給東南亞經濟增長前景帶來負面預期。”他說。
不過施羅德投資本月初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目前亞洲新興市場的資本流出是極度寬松回歸正常化之前的演練,還不是真的災難性拋售,不過此次拋售的確表明亞洲新興市場將面臨雙向風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