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撤離引發新興市場大跌 A股或難獨善其身
上證指數
新興市場遭遇“端午劫”。
6月11日,受多重消息影響,亞太地區股市普跌,其中尤以過去幾年來一直扮演吸金重地的東南亞國家最為明顯,其中泰國股市暴跌4.97%,創2011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菲律賓股市暴跌4.64%,創2011年9月以來最大跌幅;印尼股市暴跌3.9%。周三開盤后,泰國和菲律賓股市繼續大幅下行,除印尼股指稍有收復外,其他市場股指均再次下挫。
MSCI新興市場指數已跌至去年9月6日以來低點,該指數今年迄今下跌了9%,而同期,MSCI全球指數上漲10%。
與此同時,亞洲各地債券收益率全線上漲,周二,泰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20個基點至3.3687%;菲律賓更加明顯,根據亞洲發展銀行截至6月10日的數據,其以美元計價的同期限國債收益率則大幅上行,其10年期國債收益率6月10日上行54個基點至2.8%;印度尼西亞的2年期和10年期政府債券則在6月10日的一天之內上行25個基點和13.5個基點。
熱錢不惜代價撤離新興市場
曼谷Kasikorn證券公司投資策略師Kavee Chukitkasem稱,“海外投資者正不惜任何代價將資金從泰國股市和其他金融資產中抽走,資金流已發生逆轉。”
數據顯示,泰國連續8周資本流出,創4年多以來最長周期。
全球資金追蹤機構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 )最新公布的一期數據也顯示,在截至6月5日的一周內,有超過40億美元的資金從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中撤出。與此同時,從中國股票基金中撤出的資金量達到了2008年第三周以來的最高,從香港股票基金撤出的資金則達到了近十年最高。
熱錢的流出導致了新興市場股市的“潰敗”。公開數據顯示,上個月新興市場可謂經歷了“黑色5月”,在發達國家股市屢創新高的背景下,新興市場股市平均下挫0.8%。而進入6月,新興市場債券的收益率卻一再走高。法興銀行新興市場策略負責人在最近的報告中如此評論道:“新興世界的牛市結束了,我們不再認為新興市場今年會上行。”
資金紛紛撤出新興市場國家現象的背后正是市場預期的變化———美國經濟不斷釋放出好轉信號,雖然美聯儲的表態似乎仍舊“模棱兩可”,但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相信美聯儲將比預想中更快退出量化寬松政策(Q E)。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