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已抵達重要支撐區域 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當前所有指數均呈現典型的大型空頭排列下行狀態,改變這種狀態通常需要一個強大的外力或非常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對于價值投資者來說,現在可以做的是靜下心來堅守價值;對于趨勢投資者來講,更需要的是學會雙向交易,在波動中尋找機會。
回過頭來看,當“穩增長”措施明確放棄重啟地產投資的時候,2132點反彈的主心骨——地產股便已見頂,這種背景下的2132點便失去支撐意義。從產業影響看,地產投資涉及包括、石化、有色等傳統產業內內,而這些行業正是現階段對A股指數影響最大的群體。上半年,大家都看好房地產股“業績鎖定”下的估值優勢,然而,當成長前景陷入困境的時候,這種估值同樣沒有支撐性。特別是融資環節的持續收緊,人們更擔心由資金鏈斷裂可能帶來的負面沖擊。另一個對經濟增長影響極大的是出口,溫總理近日廣東調研針對的就是出口。7月份后,沿海主要省市出口增速明顯放緩,從新出口訂單指數等先行指標看,面臨的困難明顯。內需不足,出口無力,此時,寬松的貨幣政策并不一定有效,然而,要實現有效需求的拐點,至少需要一個相當長一段時間。因此,自上而下去看這個市場,期待短時間內出現逆轉,顯然是不現實的。具體到上證指數的運行趨勢,此前我們分析過,跌穿2132點之后,上證指數的調整空間已打開,只要在1664點之上,任何點位結束調整或出現逆轉,其技術分析層面的含義都是相同的。其中,2060點附近是3478點調整以來所形成的中期下降通道的下軌位置,這是一個較為敏感的區域。面對持續調整迭創新低的市場,投資者情緒逐步邁向悲觀絕望的一端,這個極端程度是無法量化的,但大跌、急跌是其基本特征,目前正在顯現,但未達極致。
從現有“穩增長”的新舉措看,重在制度變革,包括“減稅”、“放寬民間資投資門檻”以及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一系列的改革與創新,對我國經濟增長無疑具有長期戰略意義。站在這一角度看,此輪調整將是對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的一次徹底顛覆,其調整時間跨度應該會超越成立以來任何一次調整。當然,這種轉型變革中,給價值投資者帶來的將是新一輪全新機遇,而且這種機遇同樣是史無前例的。站在股市制度變革角度,、融資融券是目前可以進行雙向交易的有效工具。新三板、區域股權交易市場,還有更多的創新工具,特別是跨境產品的出現,都將豐富我們的投資標的。
尋找新一輪投資機會上,我們的側重點應是尋找產業成長拐點。這種拐點的形成,取決于產業政策、技術革命以及市場發育成熟度等諸多因素。從當前看,有幾個領域是值得重視的。如環保產業,按《“十二五”規劃》將有2.366萬億的投資規模,十大重點工程包括節能改造、節能產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廣、節能技術產業化示范、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脫硫脫硝、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示范推廣、節能減排能力建設等。還有一個是信息安全領域,今年已上升至國家戰略,根據《信息安全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與之緊密相關的是IPv6網絡升級。還有一個是通用航空領域,隨著低空空域的政策瓶頸打開,產業增長拐點將迅速形成。(張德良)
(執業證書:S1450611020014)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