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利好喚出“紅三兵” 多頭能量悄悄積聚
上周整體呈探底企穩跡象。滬指在周二創出6個月收盤新低后,開始走穩,周三至周五出現小幅回升,上證指數上周收報2185.90點,周線下跌1.69%,成交3117億元,增長5.2%,K線在低位走出紅三兵形態。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低位紅三兵在技術上屬多頭反彈信號,特別是在逐步見底回升,穩增長的信貸措施正在進一步落實的大背景下,A股跌破前期低點的可能性仍比較小,近期市場圍繞著箱體底部的不斷反復筑底,表明多方在慢慢積聚能量。
三大利好支撐反彈
目前市場出現回穩反彈的跡象,支撐A股后市繼續走好的消息較多,分析人士表示,主要的支撐來自三個方面:
首先,二季度經濟數據略超市場預期,從季調后環比來看,二季度經濟數據相比一季度小幅回升了0.2個百分點至1.8%,經濟環比有觸底的跡象。市場人士認為,目前政策面動向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穩增長的決心,同時對固定資產投資加速方面有較好預期,廣義流動性較4月份有相當程度的放松,而影響流動性未來走向的主要指標目前仍處于較好水平,因此,會對有良好的提振作用。
其次,監管層努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證監會回應9大熱點》表示,今年以來,證監會努力推進相關制度建設,深化發行制度改革,引導建立合理、持續的分紅機制,完善退市制度,大力推動和發展機構投資者,鼓勵機構投資者創新產品和服務,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倡導價值投資理念和文化,加大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力度,努力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相信這些舉措,將對今后的市場發展起到積極影響。
最后,中游量穩價跌,盈利是黎明前黑暗。6月匯豐PMI初值48.1創出7個月來新低,市場對增長再添擔憂。從6月中觀行業比較數據看,下游地產、汽車銷量同比繼續改善,中游鋼鐵、水泥、純氯堿量穩價跌,價滯后量,價跌是前期需求回落的反映,雖然價跌傷害盈利,但終端需求有望逐漸企穩,盈利是最后一跌。6月發改委項目放量推進,信貸望繼續放量,政策推進將助推經濟和企業盈利見底回升。
上升或將展開
對于股市未來走勢,國元證券認為,現在經濟增速下滑的趨勢很明顯,而CPI等通脹指標已經有效控制,甚至經濟還有硬著陸的風險了,這個時候中國經濟的頭等目標就是穩增長了。刺激股市表現回升,刺激居民,是和穩增長的目標一致的,所以可以看到,從2011年底開始,管理層刺激股市的手段日趨明顯,直接引導資金流入股市的手段不斷強化,而融資的步伐也明顯放慢了。在這種背景下,股市脫離熊市周期的進程正在從量變走向質變,股市的回暖只是時間問題。近期市場就是圍繞著箱體底部不斷反復筑底,多方在慢慢積聚能量,等待一輪超級上升行情的展開。
日信證券表示,從技術上看,股指在連創近期新低并在2132-2150點區域獲得支撐后,短期仍有反彈需要。板塊方面,以醫藥、釀酒為代表的防御類板塊連創新高,資金的過度涌入使得這些板塊面臨一定風險,后市其他權重股一旦出現啟動跡象,這些前期強勢股或出現快速補跌,投資者應謹慎對待。
太平洋證券認為,短期市場迎來技術性反彈概率較大。一方面,經過連續新低之后,有反彈需求;另一方面,前期貨幣政策的累積作用將在未來逐漸體現。6月份經濟數據披露之后,消息面將相對真空,預計姍姍來遲的超跌反彈有望在本月中下旬展開。
醫藥股防御優勢明顯
6月醫藥生物板塊上漲4.72%,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6.67%,醫藥板塊跑贏滬深300指數11.39個百分點。弱勢大盤下,醫藥板塊整體走勢強于大盤,防御性優勢逐漸體現,最終成為申萬一級行業板塊中唯一上漲的板塊。
從年初至今,發改委、國務院、衛生部等相關部門先后在醫改十二五規劃、縣級醫院改革等多個重要文件中重點提到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醫療行業,控制公立醫院大規模建設、鼓勵社會資本優先辦醫等方針政策。在經歷了十一五期間國家醫改資金是用以補需方還是補供方的徘徊之后,“十二五”期間國家已經明確了整體改革思路:即將醫改資源投入需求方(即醫保基金),以公平市場競爭的方式讓醫療機構獲得資源,從而提高醫院改革動力和自身競爭力;另一方面將醫療資源供給的補充放權給社會資本,在提升醫療資源優化配置的同時促進醫療服務的市場化競爭。
國金證券認為,鼓勵民營資本辦醫的細化政策有望逐步出臺,有望看到中國醫療市場的加速市場化開放,有運營經驗和區位優勢的民營醫療機構將成為最大受益者,覆蓋的公司當中重點推薦:迪安診斷(第三方檢測)、愛爾眼科(特色專科)、開元投資(民營綜合醫院)、復星醫藥(專科綜合)。其中迪安診斷,重點推薦。
最近兩天醫藥全面爆發,分析師表示,在追求中報和提價主線的同時,考慮配置一些“股價沒有過度表現、但又有基本面支撐的品種”,布局7月下旬風格轉換輪漲的機會。個股方面,華東醫藥、益佰制藥、輸液龍頭、華蘭生物、迪安診斷值得關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