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利好因素刺激 深成指萬點得而復失
證券時報記者 劉雯亮
因希臘選舉結果暫時驅除投資者對希臘將脫離歐元區的擔心,亞洲股市周一大漲。深滬兩市股指早盤雙雙高開,深成指盤中一度重回萬點上方。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2316點,上漲0.4%;深成指收報9979點,上漲0.95%。創業板指表現搶眼,上漲1.44%。上海B股指數更是連續多日攀升,昨日繼續上漲2.67%,收盤年內第二次站上了年線關口。一般來說,B股指數多具有先行指標的意味,其走強值得關注。
整體看來,市場保持了較高的活躍度,個股漲多跌少。兩市共有15只非ST股漲停。深深寶A刊登重大事項公告,由于股權轉讓協議未達成,昨日該股復牌跌停。
盤面觀察,各大板塊出現普漲,環保行業、釀酒行業、生物制藥等板塊漲幅居前,次新股、長株潭、節能環保等概念板塊強勢。水泥、石油、有色、煤炭、券商等權重板塊均有上漲,成為市場做多主力。但上周五表現不錯的銀行板塊出現調整,整體表現較為低迷,制約了股指的上漲空間。深市前10大權重股全線上漲,瀘州老窖漲幅超過2%,五糧液、洋河股份的漲幅亦超過1%;滬市前10大權重股漲跌互現。工商銀行、中國石化、中國人壽、交通銀行等均有小幅下跌。
近期消費類板塊,如醫藥、酒類、服裝紡織、食品飲料等行業反復輪動,涌現出不少漲幅較大的個股。如醫藥股中的亞寶藥業、香雪制藥等,酒類股中的酒鬼酒,服裝紡織類股中的七匹狼、富安娜,食品股中的金字火腿、克明面業等相繼拉出大陽線。有跡象表明,資金不斷拋棄周期股,轉而投向穩定增長的非周期股。對于上述現象,投資者應加以重視。
綜合業內人士看法,對于昨日出現的普漲局面,主要有以下幾大利好因素刺激。首先,希臘大選結果揭曉,預期中的“黑天鵝事件”暫時沒有發生,令全球金融市場都松了一口氣。但這僅僅是歐債危機緩解的一小步,后續希臘局勢發展仍值得追蹤;其次,法國總統奧朗德向歐盟提出1200億歐元刺激計劃。歐債危機有向好趨勢,增強市場信心;第三,證監會表示正探討研究養老金入市問題,并將提高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比例,對股市資金構成利好。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今年以來A股最大一單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中信重工將于本月下旬招股。有市場人士認為,中信重工開閘IPO后,市場必然擔心今年下半年大盤股將相繼上市,從而影響股指反彈的力度。
申銀萬國認為,上周市場在震蕩反復中多次考驗2280點到2300點一帶的支撐力度,重心溫和抬升。盡管量能總體不足,但盤中量價配合較為理想,且日隨機等關鍵技術指標在低位區域,短期有望醞釀小幅反彈。不過目前上證指數半年線目前在2336點,60日均線目前在2355點,30日均線目前在2349點,空頭排列的中短期均線仍構成多重壓力。后市反彈持續需銀行等權重股持續企穩和量能持續放大。(劉雯亮)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