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中長期利好A股 權重板塊機會顯現
周三滬深股市雙雙上揚,其間既有外盤走好帶來的正面效應,也有A股自身積累較大反彈動能因素,最終上證指數漲1.27%,報收2318.92點,深證成指漲1.63%,報9950.05點。而周三除了銀行板塊普漲外,保險股的異軍突起給市場帶來新的遐想,大盤是否就此止跌企穩,甚至引發一輪上漲行情呢?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有三大因素中長期利好A股,價值投資的時機已經瓜熟蒂落。首先,降息無疑利好地產板塊;其次,信貸資產證券化再開閘是探索解決地方性政府債務的一種有效嘗試,此舉中長期利好銀行板塊;最后,保監會日前推出的13項保險業投資新政,有望令中國保險業未來的投資收益率大幅提升。
制度創新或催生新一輪行情
13項保險投資新政正在加緊研討修訂中,投資門檻或出現下降,受此影響,周三保險股高開高走,并帶動市場人氣,推升股指。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制度創新或催生新一輪行情,保險股有望接力券商、“金改概念”股等前期制度創新股的強勢上漲。
據其他媒體報道,保監會在6月11日至12日舉行保險投資改革創新閉門討論會上透露,13項保險投資新政目前正在征求意見,預計不久將陸續出臺。這13條在之前的10條的基礎上又增加3條,這3條主要是關于資產管理公司的門檻降低和投資范圍擴大。13項關于保險投資新規主要包括“允許保險機構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允許保險機構參與境內及境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拓寬保險資金境外投資品種和范圍”、“拓寬境內股權和不動產投資范圍”等。
業內人士認為,13項保險業投資新政令險資騰挪的空間大增,尤其是金融衍生品、不動產等投資領域的放開,將引導險資選擇更加靈活、更高收益的投資組合。
招商證券認為,今年保險新政可以劃分為五個作用區:產品領域在輔助保費數量增長,銷售渠道領域在加強消費者保護,投資領域在鼓勵創新和放權,資本金領域在緩和前期的嚴厲規定,監管領域在貫徹民心和金改兩大主題。二季度保險股波云詭譎的走勢由正是由保險金融改革預期的不斷變化所主導,幾個關鍵的政策窗口均點燃了保險股大漲的導火線。今年的金改行情將貫穿全年,通過政策梳理可以看出金改不是一兩個政策的預期和落定,而是一整套政策的漸進革新,因而對于下半年的保險股依然充滿信心。繼續強烈推薦:國壽、新華、平安、太保。
東方證券認為,保險資產管理未來大有作為,投資新政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除受托管理保險資金外,還可受托管理養老金、企業年金、住房公積金和其他企業委托的資金。經有關金融監管部門批準,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可以開展公募資產管理業務。在具備有競爭力的投資能力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未來可以大有作為,為保險公司創造價值。
信貸資產證券化再開閘
中長期利好A股
近日,央行、銀監會和財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正式重啟信貸資產證券化。此次僅首期信貸資產證券化的額度就達500億元,且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貸款、涉農貸款、中小企業貸款、經清理合規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貸款等均被納入基礎資產池。此輪試點的基礎資產種類進一步擴大,經清理合規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貸款也被納入鼓勵范圍。
業內人士指出,本次試點把融資平臺公司貸款明確納入鼓勵范圍,是探索解決地方性政府債務的一種有效嘗試,從宏觀而言著眼于擴大直接融資、降低銀行體系風險,從微觀而言有利于商業銀行調整自身資產結構和增加信貸投放空間,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推進對銀行股屬于中長期利好。
今年是地方政府債務的償付高峰期。目前對地方政府債務的處理方式,一方面避免了不良率大幅攀升對即期盈利造成沖擊,同時銀行也不得不長期保有一塊相對低盈利的資產。這降低了銀行整體的資產收益水平,不過已反映至銀行股低估值中。而信貸資產證券化重啟從方向上對銀行股形成利好,而本次試點把融資平臺公司貸款明確納入鼓勵范圍,是探索解決地方性政府債務的一種有效嘗試,但本輪批復的500億額度相對較小,資產證券化的大規模實施必將經歷一個緩慢的過程。
貨幣政策趨于寬松
為牛市奠定基礎
近期,央行3年來首度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也是在2010、2011年這兩年間連續5度升息后首度降息。
大摩投資(微博)認為,利率下調,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降低了其融資成本,減少了其由借款所帶來的融資風險,從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房地產行業現金流吃緊的狀況,有利于房地產行業的持續經營。另一方面,降息對購買者來說也是利好消息,降低其還款成本,從而刺激房地產交易。而從政策層面看,盡管目前房地產的調控不放松,但其為穩定經濟增長所出臺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從一定程度上利好房地產企業。
此外,央行數據顯示,5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90.00萬億元,同比增長13.2%,比上月末高0.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27.86萬億元,同比增長3.5%,比上月末高0.4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4.90萬億元,同比增長10.0%,比上月末低0.4個百分點。對此,分析人士指出,5月份的M1增速依舊低位運行,顯示貨幣活性依然不足,但觀察歷史發現,M1增速處于歷史低位時,股市亦處于歷史低位。而5月份M1與M2的增速差為1997年以來的第二低位,隨著降息的寬松政策的實施,M1同比增速見底回升可期,M1和M2的增速差有望持續縮小,A股有望進入階段性探底階段。
總之,在降準和降息之后,市場貨幣政策走向寬松是不爭的事實,但周三兩市總成交量只有1428億元左右,縮量反彈表明市場心態依然謹慎,不過,在信貸資產證券化、制度創新等利好因素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權重板塊的投資時機顯現。(黃作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