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股驚魂一跳 A股絕地反擊放量大漲
昨日早盤B股指數一度大跌逾4%,跌破上升趨勢線,這也引發了對A股的沖擊,二者是否有關聯?從去年B股大跌來看,歐債危機反復、對經濟前景擔憂、美元回升等都是原因,而這同樣也是A股大跌的原因,此外,B股大跌還有國際板推出的聲音反復出現,近期B股的定位再次引發B股命運的探討,多家AB股公司已經開始或準備實施回購B股。
而從A股走勢來看,雖然昨日深圳成指和上證指數一度跌破上升趨勢,但又探底反彈收復。滬指重上半年線,深成指收復萬點關口。上周末,發改委啟動一批基建投資項目,雖然相關板塊反應正面,不過,仍有券商擔憂資金來源,因此,對穩增長政策效果預期不應過高。
B股早盤一度跌逾4%
昨日,兩市小幅低開,滬指開盤跌破半年線,盤中一度出現放量殺跌的慘象,深成指一度創月內新低。隨后在鐵路基建、水泥鋼鐵等板塊強勢推動下兩市股指企穩翻紅。
兩只滬深300ET F當天上市,低開震蕩后展開拉升,華泰柏瑞滬深300E T F漲1.17%,成交32.86億元,換手10 .45%;嘉實滬深300E T F漲1 .5 5 %,成交1 0 .3 8億元,換手5 .58%.滬深300指數漲1 .62%,成交584.12億元。在部分市場人士看來,兩只航母級指基正式交易,有望刺激及提振多頭資金入場。
截至收盤,滬指報2361.37點,上漲27 .82點,漲幅1 .19%,成交867.36億元;深成指報10104.1點,上漲219.14點,漲幅為2.22%,成交715.71億元。兩市交易量較上周五明顯放大。
股指期貨昨日也是先抑后揚。早盤低開低走,主力合約IF1206一度殺破前期低點。午盤前快速翻紅后,后延續強制,IF 1206報2598 .8點,漲1.36%.前20席位凈空持倉量由前一交易日的5918手降至4010手,空方整體減倉1521手,多方增倉154手;大空頭國泰君安領銜的傳統空方重點席位繼續減倉。
不過,昨日更驚心動魄的是B股指數,開盤不久就暴跌,一度跌幅超過4%.而去年B股多次上演單日驚魂,也直接影響了A股的投資情緒。從原因來看,海通證券認為,兩市B指去年持續回調,既有國際上歐債危機反復,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前景仍存憂慮的原因;也有國際板推出傳聞對滬市B股產生負面影響,加之美元回升,部分外資機構撤離的因素。近期人民幣對美元日內匯率波幅由千分之五調高到百分之一,進一步調高的波幅將促使人民幣匯率更有彈性,但是否會改變人民幣單邊升值的格局還有待觀察,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此舉措對B股會有多大影響。(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持續困擾B股市場的依然是B股的定位問題,近期長安B實施了回購B股,魯泰B停牌擬回購B股,伊泰B發行H股也于近期獲批,但B股市場未來前途仍不明朗。近期證監會郭主席調研時提到B股公司發展等問題,證監會將認真研究提出解決措施,未來如有進展或對B股市場構成利好。
從技術上看,2325點附近是A股今年以來的上升趨勢線,2260點附近是3月底的低點,這里或出現反復,將直接考驗前低,從B股指數的先行性來看,考驗的概率偏大。
“政策效果預期不應過高”
雖然B股指數與A股有正相關性,但說不上B股是A股暴跌的直接元兇。對于A股來說,調控政策和國內經濟變化是核心焦點,外圍環境是最大的風險因素。投資者期待估值上升的主要支撐在于政策放松預期。
招商證券分析師陳文招認為,穩增長的國內宏觀政策正在積極出臺。由于國內經濟數據低迷,最近國家發改委加快項目審批進度,而且一批重大項目如機場、鋼鐵、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正在陸續出臺。宏觀經濟政策的基調正在發生轉向,預計項目審批,投資品采購和貸款需求等均會有所回升,并有望帶動經濟下半年出現穩重回升。
不過,也有券商認為,雖然政策放松預期是周期品上行的主要動力,然而一旦基本面情況沒有明顯好轉,政策預期驅動的邊際效應很可能逐步消減。
當前階段政策放松及刺激經濟增長的決心進一步加強,但會議以后市場的反應較為平淡,說明當前階段信號刺激對市場情緒影響較為有限,如何具體執行、實施經濟刺激政策是當前市場關注的重點。
華泰聯合分析師穆啟國就表示,穩增長政策效果預期不應過高。財政政策效果仍需投入資本落到實處。中央財政難以支撐起基建項目的大幅投資;依賴于地方政府配套的資金也難以完全落實。民間資本進入投資領域仍需看到確定的收益,短期動力不足;即使流入實體經濟對資本市場資金也將造成分流壓力。企業利潤率下滑,1-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1.6%.
根據上市公司年報,2011年可比口徑下A股上市公司平均投入資本回報率為6.8%,與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大致相當;低于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在盈利情況不容樂觀,資金成本高于預期回報的雙重背景下,企業投資意愿低迷,中長期信貸難以有效釋放。
此外,全球資金繼續流出股票資產。產業資本凈減持環比擴大,5月至今凈減持額創13個月新高。前5個月凈流出資金已超過240億元,凈減持規模基本抵消廣東養老保險委托投資對股市資金的正面影響。同時,本周上市申購的新股增加,也將對市場資金面構成一定壓力。(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不過,這不妨礙A股的結構性機會,在民生證券看來,“經濟見底政策放松”和“通脹向下流動性好轉”,繼續看好早周期和部分中周期行業藍籌股,包括汽車、機械、煤炭、房地產等。(王濤)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