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疲弱不堪 開始挑戰歷史低估值的底線
近期市場疲弱不堪,A股大盤指數持續10天單邊下挫。隨著銀行股的估值重心下移,市場開始挑戰歷史低估值的底線。
面對壓力,穩定增長的聲音有助于市場企穩。很顯然,近期的現實盈利壓力在上升,從1-4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凈利潤的數據就非常明顯,同比下降13.2%,4月較3月環比下降13.6%。歐元區的動蕩不安又增加市場的不穩定性,不過,這些負面因素并非因,而是果,結果已現,其調整理應步入尾聲。國內政策上,刺激與扶持的信息也開始增多,如部分城市出臺住房公積金“新政”,以提振“剛需”,鐵路建設投資向民間資本完全敞開大門。一系列改革也在緊鑼密鼓或漸次出臺中。應該說,面對盈利壓力的上升,把穩增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將對市場構成重要支持。
從股價強弱結構看,短期內決定調整力度與深度的主要來自于銀行股。與此前的反彈行情不同的是,2132點觸底回升以來的強勢品種基本上以突破年線為目標,我們都知道,股價運行由弱轉強的一個重要信號是突破并站在年線,正因為此,這種市場現象所隱含的含義是2132點具有成為歷史性拐點的內在動力。那么,經過一輪反復震蕩回升之后,目前情形如何呢?觀察主要行業總市值前十名的品種,地產、證券、保險、商業、釀造與家電等行業,股價已突破并站在年線上方的占比最高的是地產、證券,釀造、家電的占比也超過50%,換言之,它們正在向強勢轉移。不過,市場整體轉強還需要有更多行業及大市值股向年線靠近或突破,汽車、電力的強勢股占比明顯上升,而機械、發電設備、鋼鐵、有色等明顯偏弱。不過,銀行、煤炭再次由強轉弱,給市場帶來新的壓力。特別是銀行股,上周以來持續弱勢下行,對市場信心構成最大的打擊,也是近期調整的最大動力源。從估值上看,銀行股的市盈率5.5倍,市凈率1.26倍,部分銀行股已觸及凈資產。銀行股的估值優勢一直被市場所青睞,降準也利好銀行股。不過,此前引起市場爭論的存貸息差過大,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力度加大,息差的縮小預期將給銀行股盈利帶來壓力。基于中國經濟增長已進入觸底回升期,新一輪擴張將支持銀行股的長期投資價值,低估值有望遏制其下行空間。因此,對應于上證指數,始于2132點所構成的上升趨勢線(2132-2242點)有望形成,目前支撐位置為2300點。
從趨勢投資角度,地產、證券、保險、商業、釀造、家電等無疑是中短期關注的焦點。站在改革與創新角度,一些行業成長拐點投資也值得關注。比如受中日韓啟動自貿協定談判的消息,直接推動東北區域的港口物流公司(大連港、日照港等)迅速轉強,這也是今年以來A股最顯著的市場特點,像金融改革概念等,之所以會作出積極響應,一個重要原因是其估值處于歷史最低區域,如同干柴遇烈火。今年除金融改革外,燃氣價、水價、油價等公用事業價格改革也是重點。其中,像電網主輔分離、階梯電價方案、清理優惠電價、實施差別電價等電改措施,整體上利于發電企業。電力板塊受GDP增速下降、煤電聯動政策不順暢等負面因素打擊,股價長期調整且調整幅度大。目前電力板塊除長江電力以外,總市值前11家的發電公司的市凈率僅1.5倍,特別是目前的低估值是以過去五年主營業務收入保持持續快速增長為背景的,股價對行業增長拐點的敏感性將十分強烈。
(執業證書:S1450611020014)
(上海證券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