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應對經濟減速 A股在夾縫中尋支撐
有分析人士指出,不必對經濟下行與市場行情過于憂慮,后續政策力度或將加大,對市場的影響也將逐漸顯現
自5月8日以來,上證指數在屢攻2478點未果后,多頭力量由盛而衰,轉入了持續陰跌的調整走勢,4月份因政策利好刺激走出來的上漲行情告一段落。截至周五收盤,上證綜指已擊穿2350點一線,報收2344.52點,調整態勢進一步加劇。
對此,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雖有一系列利好政策出臺,市場目前卻并未走出預期中的“紅五月”,相反,對于經濟基本面下行的擔憂被放大,使得目前市場重陷糾結與尷尬。與3月份那波調整不同的是,這次調整在速度和力度上要緩和許多,但可能持續時間較長。
經濟放緩拖累A股上行
目前市場的調整很大程度上受4月份經濟數據不佳的拖累。近日,國家統計局等相關部委公布了4月份投資、消費、工業增加值、金融、用電量、外貿、汽車銷量等經濟數據,但這些數據不但沒有出現季節性回暖,甚至更加疲軟,引發了市場普遍的擔憂。
由于投資、消費以及出口擴張放緩,工業增加值增速大幅回落。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回落至10%以下,為9.3%,比3月份回落2.6個百分點,是2009年6月份以來最低水平。從環比看,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35%。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0%。
4月份進出口數據略低于預期。根據海關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080.8億美元,同比增長2.7%。其中出口增長4.9%,進口增長0.3%;貿易順差184.2億美元。
信貸增長方面也不及預期。4月,M0、M1、M2增速分別為10.4%、3.1%、12.8%。其中,M2增速較3月下降,貨幣供應增長有所放緩。由于房地產主導的投資及消費需求擴張放緩,導致企業及居民部門信貸意愿不強,從而4月信貸數據僅有6800億元左右。但由于當前實體經濟需求放緩,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對信貸增長影響有限。
除國內經濟本身面臨困局外,另一個不確定性則來自歐洲。
近期,在緊縮政策遲遲不能解決債務危機情況下,希臘的極左派別主張放棄救助、退出緊縮,這與既有的救助—緊縮償債戰略相左,很可能導致其直接違約并退出歐元區。隨著這一憂慮不斷擴散,負面影響逐漸迫使資金回避風險資產,并且從新興市場國家回流。而美國經濟復蘇也是一波三折,導致美元走強、油價大跌,全球資本市場也是跌聲一片。
由此,隨著4月宏觀經濟數據的公布,以及歐債危機陰霾加重,讓市場對于國內經濟見底前景不敢樂觀,市場預期見底時間很可能推遲。在此背景下,銀行、保險、“兩桶油”等一、二線藍籌股,大量分布在傳統的周期性行業上,而這些行業恰好都是強周期性行業,受當前不景氣經濟形勢影響最為直接,銀行、有色權重板塊的下跌,將對當前市場帶來巨大的拖累和沖擊。
后續政策力度或將加大
今年以來,政策面已出臺多重利好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并支撐A股實現了超預期的紅4月行情。但進入5月份后,市場對利好表現出少有的冷淡,這也是當前市場的最大特點。
“五一”小長假期間,證監會連發四大利好:4月27日,四大期交所集體下調交易手續費,期貨手續費整體降30%,新手續費標準將于2012年6月1日起實行;28日,證監會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9日,滬深兩市交易所同時發布退市制度征求意見稿,這是繼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以來的又一個重大制度變革,真正發揮市場“優勝劣汰”的功能,讓“垃圾股”遠離市場;3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宣布,降低A股交易的相關收費標準,總體降幅為25%,新手續費標準將于2012年6月1日起實行。
5月12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自5月18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也是自去年11月30日以來,央行連續第3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但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不必對經濟下行與市場行情過于憂慮,后續政策力度或將加大,對市場的影響也將逐漸顯現。
實際上,在不樂觀的經濟數據出爐之后,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工信部、央行等部門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財政部擬進一步擴大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范圍;工信部加緊研究制定消費品工業增加有效供給促進消費需求擴大的指導意見;商務部完善促進消費政策,研究擴大節能家電補貼;發改委加大對事關全局、帶動作用強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審批力度;國土部出臺通知提高用地審批效率,增強用地保障能力;央行也將繼續加大貨幣政策微調力度,確保適當的流動性,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武漢市就經濟運行情況進行調研并主持召開六省經濟形勢座談會指出,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據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及時適度預調微調,擴大內需,穩定外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可以預計,以“擴內需、穩增長”為主題的一系列結構性刺激政策正在悄然“胎動”。
調整持續時間可能延長
關于后市,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與3月份那波調整不同的是,這次調整在速度和力度上要緩和許多,但可能持續時間較長。
申銀萬國以為,從目前看,震蕩探底仍將持續,如果把2400點看成短線“天花板”,那么大盤企穩至少應該在2300點及以下位置,而這一位置也很難說就是本輪回調的終點,它可能只是途中的一個站點,因此投資者對目前市場還需謹慎,不宜輕易言底或做多。
2330-2420點區間震蕩。日信證券認為,經過一周的調整,市場多空雙方進入平衡狀態,謹慎情緒逐步升溫。一方面,大盤在失守2380點支撐后,下周或在2330點附近尋求支撐,而藍籌板塊的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繼續走低的可能性不大,這也基本上封殺了股指下行的空間。另一方面,受制于國內外經濟的悲觀預期,股指向上突破的條件也不具備,預計下周股指將在2330-2420點區間內展開震蕩。
信達證券指出,目前股指上有壓力,下有支撐。股指的壓力位在60日均線附近,支撐位2300點一帶。一方面,近期政策面總體偏暖,存款準備金率下調有利于股市資金面,資本市場有良好的宏觀金融政策環境,諸多利好政策也對股市構成一定支撐。另一方面,近日熱點活躍,但持續性不佳,對股市造成較大壓力。總體上看,短線大盤回調幅度有限,適當下探后有望止跌回穩并反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