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資金主導 大盤箱體難破
5月已過去大半,但場內資金博弈的格局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一方面,大小非在2400點附近的賣壓仍然難以被有效化解;另一方面,熱點此消彼長,充分顯示出存量資金博弈的特征沒有改變。由此來看,如果沒有新的利多因素刺激,短期市場將維持箱體震蕩的既定走勢。
資金博弈格局不改
去年四季度以來,A股市場陷入到了一個尷尬的大箱體內。這個箱體的上沿被密集的大小非減持沖動包圍著,而這個箱體的下沿又被存量資金主導的熱點活躍支撐著。從5月以來走勢看,箱體運行的格局沒有發生大的改變。
在限售股方面,5月以來大小非減持壓力不減統計顯示,5月份的前12個交易日,滬深股市重要股東凈減持33.86億元,是4月前12個交易日減持額的3倍。結合3月份前12個交易日50多億元的凈減持額,可以發現每當滬綜指處于2350點之上的位置時,限售股減持的壓力就會明顯增加。顯然,由大小非制造的2350-2500點強壓力區目前沒有消失的跡象。
化解限售股壓力,需要新增資金的支持,但從近期市場表現看,存量資金仍是當前市場的主導力量。近一周多的時間,A股市場出現過兩個比較顯著的熱點,一是自貿區概念股的活躍,二是醫藥股的明顯反彈,而這兩類股票都是前期走勢極度低迷的個股。在上述兩類熱點活躍的同時,可以看到前期的活躍品種,無論是金改概念股還是早周期類股票,都陷入了明顯調整走勢中。由熱點此起彼伏來看,當前市場沒有擺脫存量資金“拉抽屜”的折騰格局。
從資金角度來看,能夠打破大盤箱體震蕩的唯一途徑是新增資金入場,但受制于宏觀經濟較差的數據、外圍股市的調整態勢,目前階段新增資金確實沒有入場的動力。這意味著要么政策面出現新的強力利好消息,要么經濟底逐漸清晰的時候,A股市場才能獲得持續的向上動力。
底部支撐仍然堅實
在限售股壓力客觀存在之時,有投資者對市場的下部支撐存在疑問,認為熱點不會持續出現并給市場帶來支撐。對此,還是應該從當前市場的估值角度來看待。估值邏輯是,由于當前市場估值已經處于非常低的水平,不僅不具備繼續大幅下行的空間,而且有對沖業績下滑的能力。這意味著當市場運行到震蕩下沿的時候,一定會有熱點在安全邊際的支撐下開始活躍并聚集人氣。
統計顯示,當前全部A股的市盈率(TTM)為13倍,而2132點階段底部的時候,全部A股的市盈率為12倍,當前市場估值水平與2132點接近。但是,從資金利率的角度看,二者存在明顯不同。2012年1月,3個月SHIBOR、長三角票據貼現價格指數分別報5.46%和3513.04點;而5月18日,二者分別為4.43%和3227.51點,較1月初分別下降18.86%和8.13%。不管是資金利率的下行是由實體經濟需求的低迷,還是由流動性進一步寬松造成的,客觀造成的事實是對股市估值會構成更加強勁的支撐。
盡管未來的業績下行還會導致估值被迫提升,但一來流動性環境會給股價帶來一定剛性,二來只要業績不出現超預期下行,其實即便估值被動提升,其仍處于歷史底部區域內。
展望未來,在沒有新的變量出現前,A股市場不會擺脫上有壓力、下有支撐的運行格局。而考慮到政策對經濟下行的容忍度,這一格局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值得注意的是,從歷史走勢看,當大盤長期底部震蕩的時候,有一部分股票將逐漸開始慢牛之旅,對于這些股票,當下可能正是最好的買入時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