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結構化風險加劇 2450成反轉重要關口
經濟數據不佳,美股昨日漲跌不一,道瓊斯指數下跌0.08%,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2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0.30%。4月美國ADP私營領域就業環比增長11.9萬。據彭博社調查,經濟學家對此的平均預期為環比增17.0萬。3月ADP就業環比增20.9萬。ADP私營就業數據大幅低于預期。
據統計,剔除不可比公司數據外,根據754家公司業績預告的凈利潤增減幅上限計算,這些公司今年上半年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共計614.29億元,比2011年中期的646.42億元下降4.97%,但相較該754家公司今年一季度23.76%的凈利潤下滑幅度回暖明顯。在今年上半年業績轉暖的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業績的急速“陰轉晴”也較為引人關注。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季節因素、主業回暖之外,上市公司所慣用的“非經”調節因素也成為重要原因。
財政部日前下發通知稱,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稅總局決定自今年7月1日起在部分行業開展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涉及以購進農產品為原料生產銷售液體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行業。作為我國調整和完善農產品增值稅抵扣機制的一項重要舉措,此次試點是探索完善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環節增值稅抵扣機制的重要步驟,有利于解決農產品收購發票管理難、抵扣難、偷漏稅風險大等問題,優化稅收政策和征管環境,利好農林牧漁板塊。
市場人士分析,由于五一期間證監會密集發布了多項促進資本市場發展的利好政策,昨天市場放量上攻,“煤飛色舞”行情再現。我們認為短線市場或借利好政策繼續上行,因此操作上建議投資者繼續留意低估值的績優藍籌股,如銀行、煤炭、有色等,同時注意回避受新股發行改革與退市方案沖擊的高估值績差股,對于已經嚴重透支基本面的金融改革概念股也建議逢高減持。
大盤結構化風險加劇 2450成反轉重要關口
受“五一”假期多重消息面因素影響,5月第一個交易日,滬深股市高開高走,表現強勁。至收盤上證綜指站上2400點整數關口。兩市共成交2082億元,價量配合良好。盤中來看,個股和板塊分化明顯,有色、煤炭、保險等業績整體優良的板塊大幅上漲,而前期的金融改革概念、區域開發概念等題材股全面退潮,跌幅居前的多為績差股,其中ST板塊大面積跌停。
整體來看,小長假期間,管理層聯手滬深交易所連送大禮。由于政策發力,昨日股指呈現“小盤股搭臺權重股唱戲”的強勢格局,煤飛色舞再現眼前,“二八”現象初顯。今日股指能夠否延續藍籌行情特征繼續上行,成為決定A股近期走勢的關鍵。在筆者看來,藍籌股具備接力做多的預期,但仍需場外資金有力推動。如果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的話,短期股指在2450點還將遭遇較大阻力。
今日消息面上多空皆有,相對略顯平靜。銀行理財資金入市空間有望拓寬。接近監管層的人士日前表示,推動理財資金入市是一個長期課題。理財入市資金應分層次,監管機構可能會設置一定的門檻。目前私人銀行和高風險等級客戶的理財資金可以進入資本市場,但普通個人理財客戶應不在此列。由于銀證分家已多年,銀行直接投資股市存在各種困難,因此與專業證券投資機構合作,實現間接入市,充分發揮銀行與證券機構雙方各自的專業優勢應更具有實際意義,利好整體市場。
其次,昨天,人民幣中間價大幅升值117個基點至6.2670,這已是人民幣連續3個交易日創匯改以來的新高。筆者認為,在經過前期較長一段時間圍繞6.30整數關口的窄幅波動后,當前人民幣匯率正重回強勢格局。人民幣匯率在市場即期匯率彈性顯著增強的同時,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可能繼續刷新匯改以來的高點。投資者可關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的A股投資機會,重點可關注銀行、航空、造紙等受益行業和個股。
另外,據媒體報道,5月下旬國內油價可能迎來年內首度下調機會。根據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臺金銀島數據,截至4月30日,國際三地油價變化率已至-2.61%。5月10日左右,三地油價變化率可能繼續擴大至-3.6%至-3.8%,若未來幾日國際油價持續低迷,5月下旬三地油價變化率將突破-4%,這意味著國內油價今年將首度迎來下調機會。投資者需關注權重資源板塊尤其是石油行業能否挺過油價下調預期的“打擊”。
此外,還需警惕的是期指走勢。期指由滬深300構成,而退市制度對該板塊是最有益的。更重要的是,這個利好影響在可預見的未來是長期存在的,很難出盡。因此,期指中空頭如“識相”的話,理應止損離場。然而從昨盤后持倉看,空頭主力們并無明顯止損跡象,凈空單反而略有增加。
技術上,昨日滬指上攻2450點未果,最終在2446點附近止步,筆者認為,這表明2450點一線市場面臨較大阻力。而今年2月末到3月中旬,上證指數曾經三度止步于2450點關口,表明這一帶累積了相當數量的套牢盤,后市大盤能否成功突破這一重要關口成為行情轉勢的關鍵點。目前,由于場外資金較為充裕,加上兩只滬深300ETF募集資金超過500億元,且5月進入建倉期,因此,突破這一阻力位的概率較大。不過短期看,市場大幅上揚后,大盤難免出現震蕩反復,后市要想再接再厲突破前期高點,尚需量能進一步配合。
操作方面,大盤昨日出現逼空式上漲,后市整體向上趨勢明顯,但結構性分化可能加劇。隨著限制炒作、退市制度的嚴格,中小板、創業板的風險在逐漸加大,未來資金將更加青睞二線藍籌股,操作上建議以持股待漲為主。(北京新蘭德)
挑戰2478點前或有震蕩
5月份股市實現開門紅,這在投資者的預料之中,但是當天滬深兩市能夠上漲2%左右,同時成交量也能夠放大到接近2000億元,這多少有點超出預期。究其原因,簡單說來就是五一小長假期間利好政策的高密度出臺,點燃了市場的做多激情。
其實平心而論,這次出臺的利好政策,就其內容來說其實并沒有太多超出預期的地方。不管是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還是主板退市制度的修訂,基本上都是在預期之中。而降低交易成本,雖然看上去調整的相對值不小,但因為基數有限,絕對值并不大。
在大家的認識中,管理層如此密集地出臺利好政策,這是十分少見的,特別是在長假期間還加班加點出臺一系列利好。應該說,此舉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信心鼓舞。此外,從去年年底開始,管理層就在不斷推出呵護市場發展的各種政策措施,雖然這些政策措施在當時或是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或是對市場的利好刺激僅僅曇花一現。但差不多半年下來,各種政策的累積效果開始體現。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后市會出現單邊上漲的行情呢?答案是不會的。雖然現在利好不少,投資者的信心得到了提升,積極性也有了提高,但是總體來說,制約市場上漲的幾個基本要素仍然存在,包括實體經濟運行還比較弱,宏觀政策的調整與預期有距離,特別是股市資金面的改善并不明顯。事實上,現在增量資金入市的狀況遠不如想象,而存量資金也仍然有逐步流出的狀況。有關方面希望借助滬深300指數基金的發行,將有限的資金集中到藍籌股上,以形成良好的投資氛圍,也能夠為股指的上漲提供相應的條件。但是現實情況是,一方面,兩個滬深300指數基金還沒有到建倉期;另一方面,即便有幾百億資金建倉滬深300指數樣本股,是否就能夠推動股指上臺階呢?顯然現在誰也不敢作出太樂觀的預期。因此,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股指挑戰前期高點看似并沒有太大的懸念,但隨著股指的上行,其所遇到的阻力也會不斷加大。(申銀萬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