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激辯:城鎮化新提法≠容忍房價過快上漲
7月30日管理層提出“積極穩妥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一表態被業內人士認為是政策“轉向”釋放利好。第二天,房地產股集體高開,多個房企人士公開表明下半年房價還要漲。
上半年雖然調控重重,但無論是國土部門公布的土地數據、統計局房價數據,還是房企公布的半年銷售數據,均有明顯火爆的趨勢。下半年樓市走勢如何?昨日,記者和暨南大學教授胡剛一起對于政策走向和下半年樓市情況進行了討論和解讀。
嘉賓核心觀點
胡剛:房地產調控的力度在某一個時間段會有所緩和,但并不是放寬、放松。但全國房價漲幅延續上半年趨勢的可能性比較大,土地市場則有“降溫”的可能。
潘彧:上半年房價的走勢肯定不夠“平穩健康”,下半年會有一些更加市場化的調控手段出臺。
賴偉行: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是決策層一貫的提法,也絕不能與容忍房價過快上漲畫上等號。
焦點1
調控是否已經轉向?
胡剛:我認為應該不會是大的轉向。因為現在整個房地產形勢整體已趨于平穩,而今年整個宏觀經濟形勢不是太好,我認為房地產調控的力度在某一個時間段會有所緩和,但并不是放寬、放松。現在開始到下半年,比國五條更厲害的具體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出來了。但是房地產的一些微調還是會出,比如房產稅,依然會繼續推進試點,可能中心城區嚴控,郊區放開一點。
賴偉行: 觀察近幾次經濟工作會議,房地產政策的思路確實出現轉變的跡象,但如果因此就判斷政策已經轉向,則又言之尚早。畢竟,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是決策層一貫的提法,也絕不能與容忍房價過快上漲畫上等號。
潘彧: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卻認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可能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利好。這一表態是在今年上半年房價飆升的情況下發出的。今年上半年房價的走勢肯定不夠“平穩健康”,下半年會有一些更加市場化的調控手段出臺。
焦點2
土地市場盛宴會否繼續?
潘彧:根據國土部數據,上半年房地產用地供應8.24萬公頃,同比增長38.2%,大幅高于近五年同期水平。而上半年,全國土地出讓合同價款已高達1.7萬億元,增幅達77.3%,亦創歷史新高。上半年廣東房地產用地出讓情況也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下半年土地市場將如何發展存在一定爭議。
賴偉行:即使沒有明顯的政策轉向,各地方政府一向把第四季度作為賣地的重點時段,可以說,今年土地市場好戲和高潮還在后頭。不過,當前土地市場的熱度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這一現象短期內無法改變。
潘彧:因為土地財政的存在,政府在樓市火爆時必然愿意賣更多的地,而高價地的出現又促進了房價上漲。今年上半年,房企“扎堆”一、二線城市拿地,“地王”層出不窮。看似熱鬧,其實對于很多房企,尤其是中小型房企來說,這也是發展的冒險之舉。未來房企將面臨很大的定價壓力。
胡剛:現在金融政策有了調整,開發商獲取資金難度加大,后續的土地市場也有待于觀察,并非沒有“降溫”的可能。
焦點3
房價是否保持繼續上漲?
潘彧:中國指數研究院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為10347元/平方米,連續14個月錄得環比上漲。我個人比較認同房地產進入“白銀十年”的觀點,一線城市依然會往上走,二、三線城市則陷入分化。已經有多個房企負責人表示,將考慮給在售項目提價。
胡剛:亞運會后廣州市容有很大改變,也造成了廣州房價的補漲,下半年仍會如此。而幾次調控后,購房者的預期并未改變,現在又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樣一個利好,全國房價漲幅延續上半年趨勢的可能性比較大。
賴偉行:調控房價在一些城市已淪為“數字游戲”,令市場信號失真,存在“一房多賣”、“霸王條款”、“貨不對板”等侵害購房者權益的隱患。廣州相關主管部門已連續兩個月召集業內專家討論調控政策轉向的可能性,包括重推限價房等措施都已作為了儲備手段。如果管理層新的思路更著眼于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而不是調控房價,那么部分城市未來就有可能解除不合時宜的調控措施,回歸市場調控方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