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當理財中的看客 逆向思維“錯”出財富人生
在資源有限的今天,當我們大多數人習慣于扎堆買房、扎堆結婚、扎堆生孩子······在職場、生活、投資領域奮力搏殺的時候,有一群特殊的人,他們憑借不輕易從眾的智慧,錯開高峰對上了實惠、舒適和效益,在坐享個人財富增長的同時,還享受著人們心中向往的“田園居士”般的怡然自得。
“錯”出資源之創業篇
“只租不買”獲得啟動資金
從近期“中國大媽”們集體上演的瘋狂“搶金潮”不難看出在進行投資時,大部分人常常會因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表現出跟從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而正因為這樣,往往使得投資效果差強人意。
在本市擁有一家小貿易公司的馮曉軍毫不避諱地告訴記者,他創業資本的原始積累,是靠賣房得來的。因此,來天津很多年了,他一直都是租房住。“在2007年時我也曾加入到了洶涌的買房浪潮中。每天下班后開始看報紙、找資料、跑房市,還帶來成堆的資料對比研究。由于手頭資金有限,只得在外環邊上買了一套90平方米,單價4000元/平方米的二居室。本來想著,能和女友在天津安個家也不錯。可沒想到2012年,就在我們快要結婚時,公司一位前輩決定辭職創業并邀我入伙,啟動資金需各出30萬元。” 還沒有成家的馮曉軍手頭并沒有這么多錢,可直覺告訴他,以這位前輩的業務資源,創業成功的幾率在八成以上。于是,在和妻子商量后,他們做出一個常人難以理解的決定把房子賣掉,租房結婚。“由于買房時,我們沒有跟風在中心城區以高價購房,而是選擇了升值潛力較大的環城四區項目,因此,我們將房子以8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賣出,收益了30多萬元。”
正是用這筆錢,馮曉軍和前輩開設了一間貿易公司,并很快展開了業務。“雖然一年之間,我們賺了些錢,公司初具規模,但我依然沒買房子。”馮曉軍說,由于現在手頭的投資資金比較充足,因此他又投資了寫字樓。“雖然現階段我所購買的寫字樓,投資回報并不那么明顯,只有3%至5%,但天津當前的發展速度讓我很看好寫字樓的升值潛力。并且隨著公司步入正軌,寫字樓也可自用,正所謂‘進可攻,退可守’。”馮曉軍認為這種切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投資途徑,十分適合自己。
“錯”出心態之理財篇
“打持久戰”獲利機會顯現
老蔣炒股有些年頭了,但他坦言,前幾年根本不懂股票的他只不過是靠打聽些小道消息,跟著股民們追漲殺跌,不僅賠上了老本還賠上了時間。
“我覺得做股票最重要的是心態,其次是紀律,第三才是技術。但三者之間又是相輔相成的,技術是其他兩者的基礎,沒有技術的輔導,心態就不可能很好,所謂藝高人膽大在這兒也是適用的,但有技術也需要嚴格的紀律去執行,再配以良好的心態,只賺自己能看得到的錢,才能獲得穩定的長期的盈利。”老蔣道出多年來的炒股經驗。
談到所謂的心態,老蔣說這首先反映在選股思路上,在選股上不可盲目跟蹤熱點板塊,因為所謂的熱點輪動很快,一般人很難真正跟得上。“假如你每天做短線不停的換股票,即使你偶爾抓到漲停的股票,收益也絕對沒有一個波段全抓到的朋友的收益高,何況你還要冒著被套的危險,倒不如選一只自己較為熟悉的股票,股性要活且成長性要好,盤子適中,可操作性要比較強,反復在里面做。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很好地把握股票的股性,自然能做到相對低位買入,相對高位賣出。” 老蔣這幾年所做的股票幾乎沒有改變,不外乎“長江電力”、“貴州茅臺”以及“民生銀行”,但正是這種執著和堅持成就了他的財富增長。
不僅如此,老蔣還認識到炒股除了要有好心態之外,還要有紀律。“我們每天要嚴格執行自己既定的炒股計劃,資金倉位等要嚴格控制,堅持一段時間下來,你會養成一套良好并且最適合自己的炒股規則,形成適合的贏利模式,自然而然地,你的心態也會變得越來越好,你的收益也會越來越高。”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