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征信系統中山樣本:貸多少看人品
信用信息空白一直使金融機構對三農貸款疑慮重重,而中山預計下月上線的農戶征信系統,或可以幫銀行解除部分疑慮。
南都記者中山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局了解到,中山預計將于下月上線運行省內首個農戶征信系統,目前該系統已采集了20000名農戶信息。而該系統的采集信息除了常規的個人資產情況等,還包括了農戶的人品如何。而南都記者昨天也從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確認,該系統將作為農戶信息采集樣本在廣東全省推廣。
中山古鎮南粵村鎮銀行行長吳偉表示,該征信系統更大的意義在于提供了農戶在人品等方面的軟信息,對于銀行授信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農戶人品被納入征信系統
據中山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麥垣樂介紹,從去年9月份開始,中山開展農戶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建設全省首個農戶信用征信系統。目前該系統已經完成了20000名農戶的信息采集,并預計在6月份上線運行,并計劃到2014年完成對全市50%農戶的信息采集。
據介紹,該系統由人民銀行中山支行進行建設,相比于人行原有的征信體統,中山農戶信用征信系統涵蓋的信息量更大。“不僅有農戶的借貸款信息,個人資產情況,用水用電信息,甚至有農戶的人品如何,犯罪記錄等。”麥垣樂表示,與其他信用征信系統不同,該系統由于信息量更廣,更多信息需要農戶以及村委會提供,初期工作開展相對較難,基層村委會為此需對農戶進行大量的宣傳。
根據系統設定,在信息采集完畢后,該征信系統對于農戶的采取打分評級的辦法,單個農戶滿分為100分,評級的分值有80%來自金融相關機構,而20%來自村委,隨后評分被分為A +、A、A -、B +、B、B-、C 7個等級,A +最高,分值在90分以上,C最低,分值在64分以下。最終,農戶依據其評級情況被授予不同額度的信用貸款授信,單戶最高可以達到30萬元。
“農戶認為本人信用評級有錯誤的,可以通過村委提出更正申請。”麥垣樂補充道。
銀行:有意義但授信參考價值不大
據麥垣樂介紹,目前中山農戶信用征信系統已經對解決三農貸款問題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截去年底,完成信息錄入的10457戶農戶獲得累計授信3.56億元,發放貸款432萬元。
“對銀行很有參考價值。”對于該系統,中國郵儲銀行中山分行相關負責人余漢宏表示,由于農村征信信息一直存在空白,郵儲雖對農戶的授信門檻較低,但是仍由于信心不對稱,需要上門調查,也因此對部分農戶放貸相對謹慎。該系統的信息將對銀行獲取農戶信息提供參考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銀行放貸的成本和風險。
中山古鎮南粵村鎮銀行行長吳偉認同上述觀點并表示,該征信系統,更大的意義還在于提供了農戶在人品等方面的軟信息,對于銀行授信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不過,中山古鎮南粵村鎮銀行信貸部相關負責人譚先生則認為,該系統中給出的授信額度很難對銀行有參考價值。“中山有的農民身價幾億元,30萬元對他們來說沒有意義,而有的農民雖然評分很高,評級很好,但是對于個人資產則較少,銀行不可能對其放貸30萬。”譚先生表示。中國郵儲銀行中山分行相關負責人余漢宏也表示,每家銀行對農戶的授信額度參考依據不同,系統給出的參考數額難有實質性作用。
南都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獲悉,中山的農戶信用征信系統已經被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作為農戶信息采集模板,下周舉行一個培訓會后,該系統將在廣東全省鋪開。
視角
陸磊:跨部門合作難執行到位
對于中山農戶征信系統被選為全省模板,廣東金融學院院長陸磊直言不靠譜。他指出,該系統涉及多部門合作將對該系統建立以及持續使用造成最大困難,后續能否執行到位存在考驗。陸磊表示,而在中山之前,已經有多個地方在個人征信系統方面形成了很多模板,但是多數地區最終推行難度非常大。廣東省內在農戶征信系統建設方面較為成熟的是郁南模式,預計中山即將遇到的問題,郁南均已經遇到過。
(陳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