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電力公司變相建豪華辦公樓:投資上億元
在過去的多年里,豪華樓堂館所一直為輿論和民眾所詬病,雖然中央三令五申禁止興建豪華辦公樓,但違規行為仍然時有發生,各地豪華辦公樓還是如雨后春筍般的陸續拔地而起,并成為很多地方的標志性建筑,在一些地方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
記者在各地采訪時了解到,由于近年來中央政府加強了興建樓堂館所的管控,一些地方便以“業務用房”、“綜合用房”或“技術用房”等名義偷換概念,大肆興建辦公樓,使禁令這條高壓線形同虛設。
在電力系統,這樣的現象也普遍存在。很多地方電力公司紛紛以電力調度中心、生產調度中心或設備管理設施等名義報批,變相上馬大工程,而這些項目建成后,往往會成為電力公司的豪華辦公樓,生產調度只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在河北武安市,類似這樣的項目正在上演。在該市北環路與建設路交叉口,一個名為武安生產電力調度大樓的工程正在緊張施工,相關手續顯示,該工程建筑規模18200多平方米,地上15層,地下2層,僅基建工程合同就達6765萬,如果加上將來的內外裝修,辦公設備等費用,總投資可達上億元。
據了解,該項目于2009年辦理了用地手續,此后就一直閑置,直到2013年3月29日才辦理了施工手續并開工建設。
采訪中武安市電力公司調度中心一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只是作為電力公司調度使用。
這樣的說法卻遭到質疑,當地一知情者告訴記者,一個縣級市的調度中心只有幾十個人,其設備也用不了多少面積,18000多平方米的規模明顯遠遠超出了武安電力公司的使用能力。
此外,知情者指出,武安電力公司大樓項目用地長年閑置,如今又匆忙上馬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家關于樓堂館所的禁令,讓該公司擔心撞上政策槍口而使工程流產。
如果說在建的項目還無法證實將來用途的話,那么,在河南省舞陽縣,電力公司調度大樓已成為豪華辦公樓的事實。記者在當地采訪發現,舞陽電力公司出資建設的“舞陽電力公司生產調度大樓”建好后卻成了“辦公樓”。同時,該辦公樓辦公用房標準嚴重超標建設,繞過法規政策的限制,實際上業務用房占比甚少,大部分用于辦公。
5月16日,記者在舞陽縣張家港路東段看到,一棟高12層的淡黃色的大樓已經完工。在該區域為數不多的高層建筑中,該大樓顯得格外宏偉氣派。
“這就是舞陽供電公司投巨資新建的綜合辦公大樓,公司大部分人員今年3月份就已經搬進了該樓。”當地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隨后,記者來到舞陽供電公司了解情況,該公司政治工作部薛副主任向記者介紹,公司之所以建設新辦公樓,是因為考慮到原辦公樓破舊,辦公條件差,不能滿足生產調度和工作人員需求以及供電公司的發展。
他向記者提供的由舞陽縣發改局批復的《關于舞陽電力生產調度樓建設項目的批復》舞發改投資【2009】15號文件顯示,該項目占地30畝,工程地上12層,總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建設時間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項目總投資3000萬,資金為自籌解決。該文件的批復時間為2009年3月13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