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2012年報:銀行業不良貸款1.07萬億
繼續嚴守風險底線,特別防控三類風險
李靜瑕 董云峰
“繼續嚴守風險底線?!弊蛉瞻l布的《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2012年報》(下稱《年報》)如是稱。這是銀監會自2006年起連續第7年發布年報,也是銀監會連續兩年將“嚴守風險底線”作為重中之重。
《年報》披露,截至2012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法人機構3747家,資產總額133.6萬億元,同比增長17.9%;不良貸款余額1.07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34億元,不良貸款率1.56%,同比下降0.22個百分點。
具體到商業銀行,去年末,其整體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13.25%,同比上升0.54個百分點;貸款損失準備金余額1.4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653億元;撥備覆蓋率295.5%,同比上升17.3個百分點。
銀行不良貸款規模上升引起市場的擔憂,《年報》數據顯示,2012年東部地區的不良貸款總額以及不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如江浙地區上升明顯。對于2013年銀行業監管重點,銀監會指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底線是首要任務”,同時還特別強調要注意防控信用違約風險、表外關聯風險以及外部風險傳染。
江浙不良上升較快
2012年,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4929億元,比年初增加647億元,不良率為0.95%,同比下降0.01個百分點?!安涣假J款增加僅在部分地區和行業,沒有出現全國大范圍反彈?!便y監會表示。
《年報》披露的2012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分地區情況顯示,2012年末,中西部地區資產質量保持穩定,東部地區不良貸款余額較上一年增加655億元,不良率由去年初的0.9%上升至1%。
其中,浙江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新增額就占到東部地區新增不良不小比例,該省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均為全國最高。去年末,浙江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由2011年末的387.2億元翻倍至790.5億元,增加額達到403.3億元,不良率由年初的0.91%上升至1.68%,上升0.77個百分點。
2011年下半年以來,以溫州為典型的浙江民間金融體系瀕于崩潰,極大地影響了當地銀行業資產質量。溫州當地某銀行信貸部門人士曾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表示,在當地民間借貸頻現資金鏈斷裂期間,該行的不良貸款從之前的幾千萬飆升到幾個億。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1月末,溫州不良貸款率環比再上升4個BP至3.79%。
除了浙江,江蘇省的不良貸款余額上升也較快,規模上升至全國第二。去年末,江蘇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528.9億元,較年初增加168.7億元,不良率為1.04%,較年初上升0.23個百分點。
東部地區中,2011年不良貸款以及不良率最高的廣東省,到2012年末不良貸款為521.2億元,低于江浙地區,較上一年下降40.7億元,不良率下降0.23個百分點至0.93%。
從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行業分布來看,去年末,農、林、牧、漁業貸款不良率最高,為2.35%,與2011年持平。批發和零售業不良貸款余額增加507.3億元至1071.4億元,不良率更是上升了45個BP至1.61%。制造業不良貸款余額增加316.8億元至1770.7億元,不良率上升6個BP至1.6%。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