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巨虧83億陷產能怪圈:抱怨產能過剩仍擴產
2011年還實現2.38億元盈利的中鋁2012年的業績可謂實現了一次“高臺跳水”,中鋁在年報中解釋虧損原因為,“氧化鋁和電解鋁產能大幅度增加,導致價格持續走低,而原材料、電力等成本不斷上漲。”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中鋁一直在抱怨行業產能過剩,但是另一邊中鋁卻在定向增發用來投資年產80萬噸的山西華興鋁業興縣氧化鋁項目。如此矛盾的做法頗令人不解,同時也引來了諸多投資者的不滿和質疑。
刷新虧損紀錄
3月28日晚間,中國鋁業(601600.SH)公布了2012年的業績報告,82.34億元的巨額虧損引起了外界關注,這也是中鋁自2007年上市以來的最大虧損。
根據中鋁公布的年報顯示,2012年中國鋁業實現營業收入1494.79億元,較上一年微增了2.47%;全年虧損82.34億元,日虧損額達到2255萬元。
事實上,從2011年的四季度開始,中鋁就不斷陷入虧損的困境之中。數據顯示,中國鋁業自2011年四季度開始虧損,當季虧損7.3億元,2012年前三季度,中國鋁業又分別虧損10.9億元、21.6億元和10.8億元。而在去年第四季度,公司虧損額度進一步擴大,達到驚人的39億元。
中鋁在年報中稱,“受全球經濟弱勢運行影響,自2011年四季度開始,鋁價持續處于下降通道。與2011年同期相比,該集團自產電解鋁銷售價格下降幅度為7%左右,導致主營業務毛利同比下降約66億元,占毛利同比下降總金額的95%。成本方面,去年國內鋁土礦品位下降、價格上升,印尼鋁土礦出口限制導致公司壓縮產能170萬噸左右,使得2012年氧化鋁成本同比上升4%左右。”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復蘇預期及歐債危機演變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全年鋁價均低位運行,導致公司業績出現下滑。”中國鋁業董事長熊維平在年報中表示。
翻看中鋁的年報不難發現,從2007年中國鋁業登陸A股開始,其凈利潤在6年間5次下降,從之前的2007年到2011年的5年間,凈利潤分別為102.4億元、0.092億元、-46.46億元、7.78億元、2.38億元,以及2012年的-82.34億元。
“中國鋁業的虧損主要原因還是由于當前鋁價下行,下游需求不暢所導致。”我的鋼鐵網鋁行業分析師李旬告訴記者。
目前,上期所3月份的期貨鋁價格已經跌破15000元/噸大關,而這同時也低于大部分鋁企業的冶煉成本價格。據了解,鋁業的冶煉成本價格就維持在15000元/噸。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的情況下,所有的鋁企業都會出現虧損,如果不虧損,只能說明這些企業有副業在支撐。”
不過,即使在副業方面,中鋁也頗為不順。今年1月底,中鋁與蒙古公司之間的煤炭合約糾紛再度升級,蒙古國官員表示,將取消與中鋁簽訂的3.5億美元煤炭供應合同。除此之外,去年,中國鋁業曾計劃斥資10億美元控股蒙古煤礦商南戈壁,但由于蒙古政府的反對,該項收購失敗,中鋁的“海外尋煤”之舉屢屢受阻。
中鋁在年報中還表示,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仍將虧損。而國浩資本預測,中國鋁業的盈利在短期內難以改善,預計公司2013年還將虧損23億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