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移民樣本:賣房賣車跑到國外去賣水果
只要賣掉正在住著的60平米的房子,葛今移民新西蘭的資金就可以到位。在順利拿到了雅思4分的成績以后,葛今籌劃了已經兩年的移民計劃終于進入倒計時。
2004年大學畢業到深圳工作的河南女子葛今曾經堅定地以扎根深圳作為奮斗目標,但在9年后,她決定移民新西蘭。伴隨著緊張、繁瑣的移民準備期,她曾經的城市夢想漸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隨時漫溢而出的對新生活的憧憬。
富豪,明星,巨額投資后的新身份……在葛今以及她的朋友們眼里,移民曾經似乎是遙遠的、不可觸摸的事情,但現在,在鉆研了一系列政策之后,這個概念似乎是鼓足勇氣之后,踮起腳尖就可以觸摸到的。
年輕同事的樣本
34歲的葛今大學時讀的是法律專業,在深圳擔任幾家公司的法律顧問,同時也是一名執業律師。從一個河南人到一個深圳人,葛今把大部分的青春送給了深圳,換來的是一個教科書式的城市白領的發展軌跡:從剛畢業的月光族到年薪可觀有所積蓄,從租住城中村到在市中心貸款買房,葛今人脈漸廣,事業順風順水。
在城市綠道上跑步遛狗,到深圳灣參加百公里跑,去大小梅沙看海,生活節奏平穩的葛今看上去已經和深圳這座城市互相接納、密不可分。而對于留在家鄉河南的朋友來說,葛今是一個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積極,努力,前往一線城市打拼,并且可謂成功。
回望自己的深圳發展史,葛今感覺自己“還算是幸運”:“比起這幾年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我們那一批人可以說是享福了,大學生少,文憑還沒有貶值,房價也還沒暴增。”
在房價井噴式增長之前的2006年,葛今在福田區購買了現在的兩居室房產,價格不到6千元每平方米——在今天,這個小區的房價是2萬5千元每平方米,暴增四倍。
但是就在年輕同事們以她的發展樣本作為參考時,葛今卻開始研究,如何離開深圳,去往海外。
移民的想法起初只是閃念。“飄渺遙遠,就是那種在網上看到某某明星移民到了哪里,羨慕嫉妒恨一把”,葛今回憶說,“當時就是一句話,心想,老子有錢了也移民,美國歐洲加拿大。”那時,“移民”對于葛今來說只是一個金光閃閃的名詞,和買不起的奢侈品一樣,并不值得花時間去研究。更重要的是,在那個渴求立足于大城市的奮斗階段,葛今所想的也無非是加薪、升職、買房買車——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上,她都和“離開”沾不上邊。
逃離情緒的積累
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曾說:“移民的原因有許多種,但最重要的是安全感。生命的安全,財產的安全,食品的安全,空氣的安全,教育的安全,權利的安全等等,沒有安全感是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原因。解決了公民安全感的問題才能建立穩定的社會。”
葛今想了很久,說不出自己是什么時候下定決心要移民的:“是情緒的累積,并不是因為哪一件事一下子改變了想法。如果一定說有什么時間節點,微博的出現算是一個吧。”她笑著說。
作為一名法律從業者,葛今說,微博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視野,在微博上,葛今喜歡參與公共事件的討論,有時候也會和異見者對罵幾句。
擁擠的交通、飛漲的物價、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空氣污染問題又愈演愈烈,葛今感到,隨著城市的飛快發展,大城市的種種弊病也逼近著人們,生活質量越來越沒有保證。“都說要‘邁向中產’,但我覺得所謂的中產只是個偽概念。
從2010年開始,她開始留意幾個華人主要移民國家的移民政策,但看似難度頗大,理由很簡單:還是太貴。
2011年,轉機出現了。當一個和自己財產狀況相當的朋友突然從新西蘭給自己寄來了明信片,葛今發現,她移民的想法突然近在眼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