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否認天然氣漲價:不會這樣不考慮民生的
3月25日,受一則“4月天然氣大幅調價”消息影響,A股天然氣板塊大幅飆升,長春燃氣(600333.SH)、陜天然氣(002267)等開盤即封至漲停,到收盤時,上述個股仍有3%以上的漲幅,長春燃氣收報9.69元/股,漲幅達8.39%。
“這個消息是無稽之談”,當天一位國家發改委官員稱,他已經接了很多個詢問電話了。
記者獲悉,自2011年兩廣天然氣價格改革試點以來,國家發改委組織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和相關機構擬定了多套氣價改革預案,但由于種種原因,時隔一年有余,這些已經擬定的預案始終未能報送國務院辦公會議審議,更提不上實施。
“即便從常理上講,4月也不可能調價”,有參與氣價改革預案擬定的中石油人士說:“長春等地剛剛進行過天然氣調價聽證,蘇州等地甚至剛開完調價聽證會,上次的調價還未執行,再次上調氣價會有什么樣的社會影響呢;其次氣價改革方案國家發改委只是執行機構,具體的審議需要經過國務院辦公會議審批,可我從未聽說兩會后,國家發改委向新國務院領導班子上報過氣價改革方案。這種背景下怎么可能幾天后就在全國調整氣價呢?”
他指出,中國天然氣價格偏低,需要進行調整是肯定的,但鑒于天然氣是關系民生的基礎能源,其波動對GDP等影響巨大,因此如何實現氣價改革,特別是實現國內氣價的市場化,相關政府部門十分慎重,絕不會輕易做出決定。
“不靠譜”的傳聞
“怎么可能漲1元/立方米呢?不會這樣不考慮民生的”
25日,“傳下月起天然氣價格將大幅上漲 每立方或漲1元”的消息迅速占據了各大網站的頭條。這條消息稱,從4月起,我國天然氣價格將進行大幅度上漲,其各地零售終端價格將達到3元-3.5元/立方米區位,進而逼向4元大關——“此次天然氣價格調整的方案,對天然氣最高門站價格進行了規定,其中北京增量氣為3.14元、黑龍江增量氣為2.9元、江蘇增量氣為3.3元、上海增量氣為3.32元、廣東增量氣為3.32元、陜西增量氣為2.58元、新疆增量氣為2.29元”。當日開盤A股天然氣板塊股票價格飆升。
“它(這則消息)嚴重不靠譜。”蘇州某燃氣公司高管吳強稱。
3月21日,在蘇州物價部門主持下,包括蘇州燃氣集團在內的6家當地燃氣供應商剛剛與市民代表等在“天然氣調價聽證會”上進行了一場唇槍舌戰。
“外面傳我們要漲價0.5-0.7元/立方米,事實上我們只報請漲價0.23元/立方米。還有市民代表說沒有考慮他們的生活。怎么可能漲1元/立方米呢?我斷言政府不會這樣不考慮民生的。”吳強說。由于對氣價調整方案意見頗多,上報方案被要求根據市民意見進行整改后,再報請地方政府批準實施,“最快也得到4月才能實現0.23元/立方米的漲幅”。
自2012年12月以來,江蘇、北京、吉林等省市分別上調了當地天然氣終端銷售價格,其中長春漲幅最大,擬由最初的2元/立方米上調至2.8元/立方米,其他地區的調價則多維持在0.23元/立方米左右。“這是補漲,以避免氣價改革在全國范圍內推開后,蘇州氣價一次性調整幅度過大。”吳強解釋。
“上海目前的終端氣價是2.5元/立方米,蘇州調價后較之低0.07元,如果上海再漲,那么蘇州漲不漲。”吳強反問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