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消費支出1年達1500億 自主品牌已暗中較勁
近日,公車改革方面有了新動向,工信部知情人士透露,公務車采購在兩會后將有新變化,從“雙18”調整為“排量不高于1.8L,價格下降到16萬元以內”。隨著全國兩會的召開,“三公消費”與“公務車改革”話題再度升溫,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在公車方面的消費支出達到了1500億元以上,公車采購額占據汽車消費市場的8% ,但公車的使用效率卻僅為社會車輛的1/5,新的公務用車配備標準出爐后,將控制公務用車采購的檔次、價格,并扶持自主品牌汽車發展。
現有狀況 公車花費驚人,鮮見自主品牌
自1994年國家出臺《關于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算起,公車改革已近20年,盡管不少地方進行了探索,中央各部門自2011年開始紛紛定期向社會公開“三公經費”等信息,然而公車改革的成效并不顯著。據財政部統計顯示,2011年,中央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車輛購置及運行費 59.15億元,占“三公”總數六成以上。
公車花費驚人是不爭的事實。據數據顯示公務用車每年消費支出達1500億元以上,而在一些地方,公車消費更是占到當地財政支出的6%至12%,與公車配置、采購存在浪費相對應的,卻是公車運行效率低下,一輛普通社會轎車每萬公里運輸成本是0.82萬元,而機關公務轎車則高達3萬元以上,使用效率僅為社會運營車輛的1/6至1/5。而此前,中國公務車市場一直都是合資品牌的天下,自主品牌份額不足10%,然而高配置、高油耗也使公務車的日常使用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
2011年底,工信部發布了《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管理細則》,對公務用車標準進行了首度調整,從排量不超2.0L,價格不超25萬元,大幅下調至“排量不能超1.8L,價格不能超過18萬元”,也就是外界俗稱的“雙18”。隨后,去年2月,工信部再度出臺《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征求意見稿)》,412輛采購名單清一色的自主品牌,將合資品牌全部剔除,然而在這次征求意見稿發布之后,再也沒有下文。
曙光初現 兩會助推公車改革再進一步
今年兩會,外界再度關注公務車采購政策。據消息人士透露,在兩會之后,新的政策將會正式出爐,在《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管理細則》中的“雙18”,再度進行調整為“18、16”,也就是“排量不能超過1.8L、價格不能超過16萬元”,但不再硬性將合資品牌車型排除在外。這也意味著,通過價格的下調,變相地將合資品牌的主力車型排除在采購名單之外。
其實,在本次兩會傳出積極信息前,各省區市便已經利好頻出。前不久,深圳市委書記王榮每天乘坐國產自主品牌汽車比亞迪E6電動車上下班的新聞,引來眾多網友叫好。湖南、寧夏、新疆等地方相繼出臺規定,要求領導配車要逐步轉換成自主品牌。
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表示,與跨國公司的汽車品牌相比,自主品牌的汽車產品價格更低,符合勤儉節約的原則,而更主要的是,當前的自主品牌已經在品質上出現了根本性的提升 ,已經完全能夠滿足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的各項工作需求。公務車改革將控制公務用車的檔次和價格,并扶持自主品牌發展。 供圖/東方IC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