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總公司組建進倒計時 國有控股模式不變
鐵道部改革,大幕開啟。
鐵道部一部分演化為交通運輸部下屬政府職能部門,另外一部分演化為一個巨型企業——中國鐵路總公司。這個公司到底如何組建?資產以及負債如何劃分?未來如何運作?
3月11日,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坤分析認為,鐵道部政企改革的路徑,或與1997年組建國家電力公司并撤銷國家電力部改制相似。第一步,實現政企分開,鐵道部一部分政府職能人員分撥至交通部、國家鐵路局;第二步,將鐵道部債務、資產進行劃分;第三步,根據地域成立幾大鐵路分公司,或按網絡劃分成立客運、貨運等分公司。
此次政企分開也被認為有利于鐵路投融資機制革新。3月11日,一位鐵路系統資深專家向本報記者表示,這一深刻的變革,將更加有利于鐵路投資吸引外資、民資進入;而在運營方面,鐵路總公司或將仿照航空公司,采取靈活浮動的票價體系,通過價格體系有效實現客流、貨流調節。
新公司會承擔多少債務?
“中國鐵路總公司或不會承擔太多的負擔,要保證新公司的活力,也保證新公司吸納各方資本。”
“現在還在走第一步,實現鐵路政企分開。”李坤認為,按照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下稱《方案》),這一步需要完成職能劃分、人事調配等工作。
按照《方案》,鐵道部一拆為三:其一,將鐵道部擬定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能劃入交通運輸部;其二,組建國家鐵路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承擔鐵道部的其他行政職責,負責擬訂鐵路技術標準,監督管理鐵路安全生產、運輸服務質量和鐵路工程質量等;其三,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負責鐵路運輸統一調度指揮,經營鐵路客貨運輸業務,承擔專運、特運任務,負責鐵路建設,承擔鐵路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等。
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表示,《方案》中提出,國家繼續支持鐵路建設發展,加快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和運價改革,建立健全規范的公益性線路和運輸補貼機制。同時繼續深化鐵路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而中國鐵路總公司成立,首先面臨的第一大難題是鐵道部背負的巨額債務。鐵道部發債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鐵道部的總資產為43044億元,負債為2660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1.81%,稅后利潤則為-85.41億元。且鐵道部負債呈連年增加的趨勢,其中長期借款達20604億元,占總負債的77.74%。
針對巨額負債,鐵道部部長盛光祖表示,鐵道部的負債率沒有風險,低于國有企業的平均負債率。鐵路債務應由有關部門分辨其屬性,如經營性、公益性,按照有關政策法規認真研究、妥善解決。
“中國鐵路總公司是一個新生命,或不會承擔太多的負擔,要保證新公司的活力,也保證新公司吸納各方資本。”上述專家向本報記者表示,這個改革路徑可以參照日本鐵路市場化模式。鐵道部巨額的債務,國務院應該成立專門的債務小組,平穩的承接鐵道部所有的債務,對鐵道部的所有資產進行核查。一種是公益性虧損,如西藏鐵路承擔西部開發等公益性鐵路負擔的債務,應該由國家承擔;一種是經營性虧損,如一些收益好的公司,如果出現虧損,那么則需要新成立的鐵路總公司承擔。
而全國人大代表、中隧集團副總工王夢恕也認為,鐵道部政企分開后,公益性鐵路線路的投入就不能再由成立后的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了。而已有國土開發性的鐵路建設、公益性線路的建設及運營費用就不止千億元。
李坤認為,鐵道部2.6萬億巨額債務,國家會承擔一小部分,即將新成立的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大部分債務。而一些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鐵路線路,國家應該會給予經濟補貼。“鐵道部2.6萬億債務,估計要十年才能消化。”上述專家表示,這需要走很長的路,逐步探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