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新城澄清難掩兩大疑點 承認本山傳媒曾調研
《6.8億財政資金“堵漏”鐵嶺新城本山傳媒幕后空手操盤》之追蹤報道
本報昨日刊登獨家調查《6.8億財政資金“堵漏”鐵嶺新城 本山傳媒幕后空手操盤》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公司股票昨亦以跌停價收盤。
對文中質疑,公司今發澄清公告予以反駁,但振振有詞的背后,卻是漏洞百出,避實就虛:園林管理處巨額拿地資金從何而來,是否涉嫌違規動用財政資金?若非土地代持,這家從事園林綠化的事業單位又將如何開發這塊用于娛樂康體項目的黃金地塊?園林管理處與鐵嶺市財政局息息相關,又怎能說和財政局旗下的上市公司毫無利益關系?這些問號背后,可能是一個有關方面在含糊其辭之間尋找法規漏洞,以非關聯交易之名行輸送利潤之實的典型案例。
質疑一:
是否動用財政資金拿地
是否涉嫌違規?
就本報昨日報道,鐵嶺新城今刊發澄清公告,予以反駁,稱鐵嶺市園林管理處具備拿地資格,且有獨立決定權,其拿地更非“代持”,相關款項亦應可收回。唯獨承認相關土地招拍掛公告中的地塊邊界存在筆誤。雖然在主要關鍵問題上進行了振振有詞的反駁,但細看此份公告,實則漏洞百出,避實就虛。
鐵嶺新城在公告中稱:“鐵嶺市園林管理處為獨立的事業單位,主管單位為鐵嶺市住建委,具有獨立的決定權……具備拿地資格……經向該管理處了解,(其拿地)不存在代為接拍土地的情況。”公告還表示,“園林管理處所競拍土地總價款為6.79億元,已繳土地出讓款2.05億元,按相關規定,余款4.74億元應在一年內收回。”
這其中,首先就回避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園林管理處的錢從何來?
一個每年只負責在當地進行花草樹木種植和養護的園林管理處,其運營和采購經費完全來自鐵嶺市財政局的財政撥款,又如何能在短期內拿出2.05億元支付首期土地出讓款?是從銀行貸款嗎?可沒有自有資金的拿地行為目前已被叫停。是事業單位的小金庫嗎?一個園林管理處能有2個億小金庫?這筆資金的來源,應仍是鐵嶺市財政局。而如果是這樣,所謂的“獨立決定權”又從何談起。
此前,已有業內人士分析,因為園林管理處運營資金全部來自鐵嶺市財政局,其拿地所需的6.8個億的實際流向就很關鍵,如果這筆錢真由財政所出,且完成繳納,則將是對地方財政資金管理法規的直接挑戰。
“地方財政資金的使用是要納入預算管理的,有嚴格的用途規定和監管法規。每筆財政支出的改變,原則上需經過地方人大會議審議通過,畢竟這些錢是老百姓交由地方政府代為管理的錢。當然,不排除當地兩會期間人大緊急審批了這筆預算,但這需要更深入的調查,和有關部門的合理解釋,而不能僅靠一個上市公司來澄清。”一位大型房地產企業高層表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