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加碼50億元打造南寧第二衛星廠
一邊是內遷,一邊是擴大投資增加產能,富士康在大陸的腳步越來越快。
據媒體報道,富士康掌門人郭臺銘計劃與廣西南寧市簽訂投資協議,斥資50億元,將南寧打造成為鴻海平板電腦及智能型手機第二衛星工廠。此外,富士康還會繼續推動“十二五富桂計劃”,打造區域性先進制造業基地、現代商貿、物流基地等“三基地三中心”,初步計劃在南寧建設數碼廣場、智能城區。
“富士康在大陸的投資并不僅僅是單個企業的投資,可以帶動相關產業鏈上的配套產業,這才是最重要的。”富士康深圳總部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但目前深圳仍為富士康大陸總部,短期內不會改變。
“進駐廣西南寧是前兩年就已經在做的事情,現在一期工程已經完成了。”據富士康內部人士介紹,目前進駐南寧的主要是富士康的CCPBG和CNSBG事業群,招工也已經開始。CCPBG主要從事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新型界面材料、鎂鋁合金產品、印刷電路板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而CNSBG則是富士康網絡通訊產品事業群,主要研發制造路由器、交換機等各類網絡通信產品。
“南寧是中國東盟博覽會會場永久舉辦地,有面向東盟的區位優勢。”上述富士康內部人士說,近年來,富士康在廣西加大了投資額,在南寧高新區和江南區建設了網絡事業群生產基地和電子產業園生產研發項目,這是希望能夠在數字產品和云端計算上打造自己的競爭力。
郭臺銘此前曾在南寧表示,廣西是中國—東盟交流與合作的前沿,富士康在廣西的投資決心堅定。富士康將在廣西實施“十二五富桂計劃”,每年為廣西貢獻300億元工業產值。
據當地媒體報道,已經竣工的富士康南寧科技園(沙井)一期工程自2011年6月開工,68天便完成了廠房改造,用100天時間完成新建廠房建設,120天完成宿舍建設,僅用4個多月的時間便實現投產。
上述富士康內部人士對記者說,富士康到一個地區,可以為當地帶來相關上下游產業鏈的配套企業,也可以提前預見經濟數據的增長。“富士康的投資項目對于提高當地經濟有很大的帶動作用。”
以蘋果產品為例,在早前公布的成都海關出口數據中,今年前11月,成都關區監管出口便攜式電腦同比增加85%,11月當月出口533萬臺,同比增加75%,單月出口量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富士康代工的iPad產品11月出口就達488萬臺。而在iPhone 5生產重地河南地區,富士康集團下轄企業上半年進出口104.3億美元,占河南省進出口總額的48%。
“不管怎么遷,深圳依然是富士康在大陸的總部,事業集群最多的地方仍然集中在這里。”富士康總部相關人員對記者表示,在大陸的投資中,盡管成都和山西晉城在近年承接了很大一部分產能工作,但從園區規模來說,目前深圳地區仍然是最大的。
在可以查詢的富士康母公司鴻海在大陸的80多家子公司分布情況看,目前產業布局主要分為四大區域,華南片區主要是富士康大部分6C產品及配件的研發、加工制造的生產基地;華東片區主要是以便攜式電腦及其元件的生產制造為主;以煙臺為核心的環渤海城市片區多以手機等移動設備及通訊設備的研發制造為主;而新興的太原、武漢、晉城、重慶、成都等內陸片區,將主要針對內需市場的研發和生產。
從鴻海此前公布的大陸投資計劃看,富士康針對包括深圳在內的大陸沿海主要城市都追加了投資,而內地以及中西部各省市投資擴張、延伸的戰略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
(李娜)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