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 2013年股市總體向上 超跌股或超預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日前發布《中國金融發展報告(2013)》,預測2013年的股市走勢將呈現總體向上但箱體波動格局,股指走勢在2013年間將突破2012年的最高點,個股分化將進一步展開,一些超跌個股的漲幅可能超出投資者的預期,一些個股可能被打回原形。
2012股市先揚后抑經濟下滑拖累A股
《中國金融發展報告(2013)》中專門設立了分報告《2012年的中國股票市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和宏源證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資產管理分公司副總經理洪正華共同撰寫。
分報告首先回顧了2012年的股票市場運行情況。分報告稱,2012年的股票市場運行呈現先揚后抑的走勢,前5個月股市以反彈為主,上海綜合指數從年初的2100點上漲到5月初的近2500點,最大漲幅近20%。5月之后,市場總體上呈現下跌走勢,將年初的漲幅全部抵消,并且股指創三年新低。可以以4月為界限將2012年的股市運行分為前后兩個階段。第一階段(2012年前3個月)的市場特征是股價持續反彈,市場趨于活躍。
第二階段(2012年3月中旬之后)的股市運行以下跌為主,上海綜合指數從3月中旬的2400點附近下跌到9月底的2000點,跌幅近20%,尤其是周期類藍籌股的跌幅較大。
分報告認為,2012年股市下跌與宏觀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直接相關。隨著2012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的業績報告出臺,投資者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上市公司業績下滑的壓力,半年報的統計數據更加劇了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業績惡化的擔憂。
從統計數據看,除銀行業之外的上市公司業績在2012年上半年出現明顯下滑,凈利潤同比下降了15.64%,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環比出現6.96%的降幅,非銀行類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大幅度下降近1/3。盡 管 銀 行 類 上 市 公 司 的 業 績 依 然 保 持18.25%的增長,但投資者對銀行在經濟下滑背景下不良資產的上升開始擔憂,使銀行類股票的估值水平進一步降低。
從經濟運行的邏輯看,導致2012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長出現困境的最主要問題是產能過剩,尤其是重化工業(包括鋼鐵、水泥建材、機械、化工、煤炭等行業)的產能過剩尤為嚴重。
破凈股集中于交運、黑色金屬、房地產銀行破凈令人費解
鑒于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強周期類行業的股票步入了深度調整。統計顯示,截至9月末滬深兩市有87只股票價格跌破凈資產,與年初時2132點的所謂“鉆石底”相比,破凈股數量增加量超過7成。從行業分布來看,87只破凈股分布于14個一級行業,其中數量最多的3個行業是交通運輸、黑色金屬和房地產,分別有19只、16只和11只。上市公司市值低于凈資產,說明投資者對于企業資產回報的前景極為悲觀,而破凈股集中出現在某個行業,則說明該行業整體被投資者看淡。
在強周期類行業中,鋼鐵股是比較典型的例子,幾乎全部大型鋼鐵上市公司股價都處于破凈狀態,而它們當中的大多數凈利潤為虧損,當資產不能夠帶來回報時,其市值低于凈資產就很合理了。截至9月底,鞍鋼股份、華菱鋼鐵和安陽鋼鐵的市凈率分別為0.51、0.54和0.55,為市場中市凈率最低的股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