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批發市場蔬菜大幅降價 菜農種一年菜反賠錢
大風降溫,原本是菜價上漲的時節,但菜農卻大呼賠錢,困擾了菜農很多年的怪循環再度在初冬上演。去年秋季雨水大、冷空氣頻繁,蔬菜產量少,價格高,今年菜農跟風種植,種植面積大,蔬菜收成又好,市場上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在臨潁、通許、滑縣,青椒收購價最低0.1元一斤,創下十年以來最低價,由于價錢太低,菜農寧愿讓辣椒爛在地里。
批發市場
蘿卜白菜都降價
昨天早上,鄭州陳寨蔬菜批發市場里停滿了一輛輛貨車,各類綠油油的新鮮蔬菜招人喜歡。可來這兒賣菜的批發商、菜農卻高興不起來。“現在的生意簡直沒法做,你看看,這么好的白菜,剝了皮,每斤批發價才0.2元,上周還是0.3元;新鮮的蘿卜,每斤批發價0.2元多,上周還是0.3元多。”做了多年蔬菜生意的張青峰抱怨地說,“大蔥每斤批發價0.7元,比上周還便宜0.2元;青椒成色好的,每斤批發價也就0.6元,去年這時候都是兩塊多。蔬菜降價,菜農不掙錢,我們也不掙錢。”
這還不算最低的。在河南萬邦國際物流農產品市場,白菜每斤批發價已經降到了0.16元,包菜從上周的0.7元降到了0.4元,娃娃菜從0.8元降到了0.6元。
市場負責人張經理介紹,這幾天,市場上的蔬菜降價比較多,有20多種蔬菜特別是葉類蔬菜降價。“按照往年的規律,現在天氣逐漸寒冷,應該到蔬菜漲價的時候了,但今年蔬菜種植面積大,價格不升反降,不少青菜都賣成了‘白菜價’。”
菜農 種一年菜不掙錢還賠錢
張青峰介紹,去年秋季雨水大、冷空氣頻繁,蔬菜產量少,價格高,大家嘗到甜頭,今年跟風種植,造成面積過大,加上秋季氣候適宜,溫度、光照足,利于蔬菜生長,所以,市場供大于求。
“今年種白菜賠錢了,明年再也不種白菜了。”王新國老漢算了一筆賬:一畝白菜能產8000到9000斤,需要裝三大車,到鄭州來三次才能賣完,能賣1200元,扣除犁地60元,化肥400元,農藥200元,澆地70元。每次到市場的進門費40元、攤位費30元、包裝袋20元、膠帶10元、運輸費、吃飯等,需要1000元左右,“如果算上人工費,一年下來不掙錢還賠錢。”
他說,今年天氣好、氣溫適合蔬菜生長,白菜一個勁兒地長,不少白菜出現崩裂,崩裂的白菜一毛錢一斤都沒人要,不少人直接倒掉了。“家里還有3畝地的白菜沒有賣,眼看就要上凍了,賣不出去就要爛到地里了。”他說,大家甚至盼望早點落霜下雪,渴望天氣惡劣,菜價或許能上漲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