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再度調高大豆產量估值 我國壓榨企業面臨停工
壓榨企業喊虧:又被美農業部坑啦
北京時間11月10日,美國農業部再度調高大豆產量估值,使此前市場對于“50年不遇大旱”的悲觀預期成為笑談。
不過,此時的中國壓榨企業恐怕有些笑不出來。由于不少企業此前曾高價采購大豆,若遭遇大豆、豆油、豆粕價格三重下跌,行業或出現全面虧損。
昨日(11月13日),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估計,壓榨企業加工一噸大豆將虧損約500元,“2004年的大豆風波恐怕又要重演了”。
有期貨行業人士質疑美國農業部有操縱數據之嫌,因為其先前的報告“誘導”大量的中國貿易商搶購待漲。
美報告沖擊期貨市場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2004年,作為國際大豆貿易定價基準的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價格劇烈波動,不少中國壓榨企業高價采購大豆。此后大豆價格驟降,部分中國企業的大豆還沒運到岸,企業就已支撐不下去,外資趁機廉價收購。
那次導致大豆期貨價格劇烈波動的始作俑者是美國農業部,這一次同樣如此。
當地時間上周五晚,美國農業部將該國年度大豆產量估值上調至29.71億蒲式耳,高于市場平均預估的28.92億蒲式耳。同時,大豆單產和庫存的預估值均相應上調。受此影響,CBOT大豆期貨主力合約從每蒲式耳1500美分跌到1420美分左右,跌幅逾5%,豆油、豆粕期貨價格同樣大幅下挫。
而在一個多月前,受美國天氣干旱的影響,大豆和豆粕的價格均曾沖到歷史高位,其中進口大豆到岸價在5000元/噸以上,目前這個價格為4400元/噸。
對此,高盛表示,美國農業部的報告直接影響了投資機構的選擇,業內預計大豆價格還將進一步下挫。
有期貨行業人士質疑,美國農業部有操縱數據之嫌,其先前的報告“誘導”大量的中國貿易商搶購待漲,誘發大量的投機行為,特別是多頭心理傾向強烈,相信QE3會導致泡沫的投機者開始瘋狂搶購大量豆類期貨頭寸。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認為,由于現在所有的信息都是美國農業部發布,而農產品不像工業品,從美國大量進口大豆的中國處于信息不對稱的地位,這也容易給國內的豆油壓榨企業造成誤判。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