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集團崩盤前5個月 提前清償8人210萬
昨日(2012年10月25),立人集團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一位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1年5月到10月,有8位債權人由于看病、買房子等個人原因向立人集團申請提前支取,共涉及資金210萬,此8人均非黨政機關工作人員。
此前,針對甚囂塵上的“立人集團在崩盤前高息釣魚式集資,優先償還公務員資金”的傳聞,泰順縣官方曾在立人集團債權人大會上做出表態,向債權人代表通報了立人集團本部2011年5月至10月份資金變動情況,稱“不存在資金流向特定人群的情況”。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10月31日,溫州立人教育集團(以下簡稱立人集團)召開董事會,宣布進行資產重組。當天下午,立人集團對外宣布,于11月1日起停止支付向社會所融資金的本金和利息。此后,當地政府成立了立人集團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來處理該事件。
此外,按照約定,部分債權人選擇購買位于江蘇盱眙的“小太湖國際新城”房產以抵債務,該項目由立人集團關聯公司江蘇佰泰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佰泰公司)開發,前提條件是立人集團承諾在2012年3、4月份將所抵房屋的房款打入江蘇佰泰公司根據盱眙縣住建局規定開設的監管賬戶,使抵債房等順利交付并辦理備案手續。但到規定時間,立人集團并未按照約定,將款項打入指定賬戶,致使目前部分購房人房屋仍未交付。
“資金未流向特定人群”
8月16日下午,立人集團債權人代表第六次會議在泰順縣工商局召開。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通報了立人集團本部2011年5月至10月份資金變動情況,并稱“不存在資金流向特定人群的情況”。
此前,眾多債權人質疑立人集團在崩盤之前的5個月,以高于以往的利率瘋狂吸收資金,用于歸還縣政府官員及家屬的借款,并且很多是提前歸還。此次會議,泰順縣官方做出了 “不存在資金流向特定人群的情況”的正式對外回應。
立人集團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一位工作人員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經查,2011年5月到10月,有8位債權人由于看病、買房子等個人原因向立人集團申請提前支取,立人方面也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共涉及資金210萬。公安機關經核實并談話,此8人均非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因此并沒有資金流向特定人群的情況。”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這就像放在銀行的定期存款需要提前支取一樣,并沒有特定的、大規模的資金流向公務員的情況。
在公布這一結論前,立人集團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曾對外公告,規定在2011年10月31日立人集團宣布停止支付所有借款本金及利息之前,若有提前領取未到期借款本金、利息的黨員干部,必須一律自行退還;若有向立人集團借款且至今尚未歸還的黨員干部,必須一律自行歸還;在10月31日后,若有已向立人集團領取借款、暫付款等形式,變相提取借款本金、利息的黨員干部,必須一律自行退還。有上述情況的干部,需將款項一次性退還至處置辦公室指定賬戶。
此外,立人集團的還債工作也進入了實質性操作階段。8月28日,立人集團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公告,明確第一次債務清退相關事項。第一次債務清退按“往息抵本”的原則進行,即以債權人累計已領取的借款利息、投資分紅、返本金額等,全額抵扣該債權人的期末債權本金,以抵扣后的期末債權本金余額為清退基數(清退基數=期末債權本金總額-累計已領金額)。此次將按第一次債務清退基數的10%進行清退。
能得到這10%現金償還的債權人對象為:對本息確認無異議、“往息抵本”后尚有本金余額、經公示無異議的普通債權人。也就是說,未申報債務的債權人、對本息仍有異議的債權人、以往已領取的利息超過本金的債權人均未在清償之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