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鮮奶遭遇酸敗門 回應稱因車輛溫度未達標
冷鏈管理不善或影響光明巴氏奶業務
為數不少的上海市民向光明乳業(600597.SH)投訴“喝到了變質鮮奶”。8日,光明乳業在官網上承認“為車輛溫度未達標所致”。
乳業專家稱,以鮮奶為代表的巴氏奶,產量和銷量都占到光明乳業的三分之一。近來問題頻發的光明,如不加強企業流程管理,可能會影響到光明巴氏奶未來的發展。
光明遭遇“鮮奶酸敗”門
8日,為數不少的上海市民向光明乳業投訴,反映上海乳品四廠生產的小口瓶鮮奶(220毫升/瓶,批號:20120907)的口感出現酸敗的情況。8日下午,光明乳業在其官網上發布公告,原因解釋為:該批次產品從工廠下線后集中存放于大冷庫,為滿足今早的送奶上門服務,在配送前進行移庫的過程中,因車輛溫度沒達到標準導致其中部分產品發生酸敗。光明乳企媒體總監龔妍奇昨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光明已經采取措施,聯系住戶,商談相應的解決措施。
光明出品的鮮奶屬于巴氏奶品類。乳業專家王丁棉介紹,巴氏奶保存了絕大部分的營養和口感,但保質期比較短。一般都需要在4~7攝氏度的環境下保存,保質期最長為10天。如果是放在30攝氏度的高溫環境下,一個多小時鮮奶就會發生酸敗。
龔妍奇表示:“這些發生問題的鮮奶,都裝在一輛車里,這輛車可以裝上千份鮮奶。”不過,她也強調,主要是“移庫”的過程中發生了問題。至于具體的細節,她并未有過多透露。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巴氏奶對溫度和運輸條件有嚴格的要求,鮮奶從冷庫里移到配送車上,這個過程應該嚴謹而迅速。但他曾親見,一些乳企因為流程控制不嚴,在移庫過程中,鮮奶放在露天的地上,一放就半個多小時,甚至一個小時。理論上說,放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巴氏奶也不會輕易變質,但如果是夏天,這樣的奶不出問題才怪。他強調,巴氏奶在低溫管理上,要盡力做到“無縫對接”,從工廠移到廠房,再上車,最后送到消費者手中,都要盡力保持在4~7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下,除了客觀性的斷電造成損失外。
這是兩個多月來,光明乳業爆出的第四次奶制品質量問題。6月15日,安徽潁上縣6名小學生在飲用光明牛奶后出現嘔吐等不適癥狀;6月28日,光明乳業因27日的生產過程中混入堿水,導致其優倍牛奶出現質量問題。事發后,光明乳業對“問題牛奶”進行了賠償召回。7月20日,廣州市工商局發布二季度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樣檢驗情況,由奧德華乳品(北京)有限公司生產的光明奶油(2012年4月23日生產)、上海光明奶酪黃油有限公司梵古易乳制品分公司2012年2月23日生產的50%減脂芝士片菌落總數超標。
不過,與之形成對比的是,8月27日,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說:“去年國家抽檢光明,一年抽了4553次,這樣抽會抽死人的。”此言一出,遭到上海質監部門的質疑。此次發生鮮奶“酸敗”事件,不少網友則吐槽,看來的確是抽查抽少了,還需更嚴格。
光明巴氏奶或受影響
據王丁棉介紹,上世紀90年代以前,巴氏奶占據了八成市場。隨后,常溫奶逐漸占據了主流,目前常溫奶與巴氏奶的市場占比為8:2。
目前國內生產巴氏奶的企業,除了光明,還有北京三元、四川新希望乳業等。王丁棉介紹,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目前巴氏奶還在快速增長,年平均增速至少在20%左右。誰管理完善,誰將受益于這一過程。
目前光明巴氏奶除了在上海地區站穩腳跟外,去年光明還投資1.3億在武漢建設“生態示范牧場”,為華中地區就近提供奶源,欲將巴氏奶的版圖進一步擴張。“不過,如果問題頻出,會影響到人們選購巴氏奶。”王丁棉說。
根據光明乳業發布的2012年半年報顯示,2012年上半年,光明乳業實現營業總收入64.6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49%。其中,乳制品營業收入達到62.06億元,同比增長了17.78%。“據我的長期研究,光明乳業巴氏奶這一塊的產量和銷量至少占到整個乳業的三分之一,如果不改善管理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可能會影響到人們選擇巴氏奶的熱情。”
據上海市奶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明是說,目前協會正配合相關部門,對光明冷鏈管理中產生的問題展開相關調查。
(楊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