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資源稅由量變價更進一步 噸煤稅負或增6倍
編者按:去年11月,石油天然氣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10個月后,占中國一次性能源消耗70%的煤炭,再度傳出從價計征的消息。在煤炭價格節節走低、煤企舉步維艱之際,資源稅的改革將給行業、企業帶來哪些變化?在調結構的總目標下,稅費結構的調整將起到怎樣的作用?
企業更關注能否在增加資源稅率的同時降低其他稅種比率,也就是說,稅負是絕對增加還是相對增加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的一句“繼續深化資源稅改革,將煤炭等資源品目逐步納入從價計征范圍,并適當提高稅負水平”,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讓煤炭資源稅的改革又成為了業界和煤炭關注的焦點。
只是,煤炭資源稅改革中最重要的改變——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已經提出很多年了,卻沒有實施過,總是在邁著小碎步前進。
到底煤炭資源稅改革會動誰的奶酪,使得相關方面如此謹慎?
“一直以來,煤炭資源稅改革的呼聲都很大,政府多次提及也是在探測市場對于改革的反應如何。然而,煤炭占國家能源比重超過了70%,稅改涉及到的各方面利益太多,包括地方政府、央企等等,輕易不敢有大的變動。”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煤炭從價計征謹慎前行
去年11月份的石油天然氣由從量計征正式改革為從價計征,業界關注的煤炭資源稅實質性的改革并沒有發生。鑒于煤炭在國內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也使其稍有風吹草動就能引起廣泛關注。近日,煤炭資源稅改革又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則是與6日財政部長謝旭人的一篇文章有關。
財政部長謝旭人在《統一思想 狠抓落實 大力支持節能減排工作》一文中提到,我們已實施了成品油稅費改革,完善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改革調整了資源稅、車船稅和大排量乘用車消費稅。下一步,要繼續深化資源稅改革,將煤炭等資源品目逐步納入從價計征范圍,并適當提高稅負水平;調整完善消費稅制度,發揮稅收對節能減排的激勵約束作用。
此文中,對煤炭資源稅從量變為從價計征的明確提出,也被業內廣泛認為政府對于煤炭資源稅的改革不再只是提一提,而是要進入實質性階段。只是,這個時機合適嗎?
“對煤炭以從價計征方式征收資源稅,會對終端價格產生上漲的壓力,不同的是,在煤炭市場緊張的時候會馬上跟著漲,但市場不好時不見得會跟漲。而現在正是煤炭市場不好的時候,基本煤炭企業需要自己消化了。”能源經濟專家林伯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以來經濟增速下行和煤炭市場疲軟,煤炭價格大幅度下跌,物價也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這樣一來,增加的成本就不會轉到終端消費者身上,并且自身煤企的利潤還是不錯的,現在進行煤炭資源稅改革正是個時候。
只是,林伯強同時指出,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占到70%,并提供了80%的電力,煤炭輕易是不敢動的。所以國家會有很多擔憂,資源稅改革遲遲沒有看到實質性的內容。
以前,“煤炭市場是賣方市場時,稅改或會導致新增成本很快轉嫁給終端消費者,從而推高整體能源成本。”他道,現在煤炭市場不太好,要改革應該也不難,這么收下去也是可以的。只是,政府的擔憂仍很多,市場不好,收資源稅的話會怎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