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液態奶漲價 乳企否認和恒天然事件有關
導讀:“‘金典’上漲約5%,‘特侖蘇’純牛奶(250毫升×12盒)的售價從59元上漲至62元。”另一家廣州市內某大型連鎖超市相關負責人也透露。還有超市的銷售人員表示:“早在8月9日,‘特侖蘇’有機奶的售價就從68元漲至73元,據稱伊利‘金典’有機奶過幾天將漲價。”
昨日,包括廣州多家超市、經銷商在接受本報獨家采訪時均表示,已經收到包括蒙牛、伊利等乳業巨頭價格調整的風聲,漲幅約5%,主要集中在高端液態奶產品。在接受本報采訪時,企業人士否認和近日新西蘭恒天然事件有關。分析稱,今年以來生鮮乳已漲價一成,企業受困于成本問題。
本報訊 價格平靜了許久的國產液態奶,最近傳來了漲價的消息。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乳業經銷商告訴本報記者,伊利在約1個月前已在廣東省內部分地區上調了高端液態奶的出貨價,上調幅度為3%。此外“旺旺”品牌的牛奶出貨價也上漲,漲幅約10%。
降價促銷和漲價消息共存
終端的價格也現變動。廣州一家超市的聯系人表示,蒙牛旗下“特侖蘇”和伊利“金典”最快在8月15日、最慢在月底提價。
“‘金典’上漲約5%,‘特侖蘇’純牛奶(250毫升×12盒)的售價從59元上漲至62元。”另一家廣州市內某大型連鎖超市相關負責人也透露。還有超市的銷售人員表示:“早在8月9日,‘特侖蘇’有機奶的售價就從68元漲至73元,據稱伊利‘金典’有機奶過幾天將漲價。”
雖然“漲價風”已起,但國產液態奶在部分超市仍有降價促銷。在一家外資超市,凡購買‘金典’有機牛奶一箱減10元;“特侖蘇”有機奶和“特侖蘇”純牛奶任一箱減5元。
乳企:個別產品視情況微調
對于渠道傳來液態奶要漲價的消息,本報記者分別向乳企查詢,答復均不置可否。蒙牛的回復稱,蒙牛產品目前沒有大規模統一調價的計劃,但是個別產品的價格會視市場情況微調;伊利的聯系人則建議記者去留意市場的情況。
但是,蒙牛、伊利的內部人士均否認新西蘭的恒天然事件將和自己的產品價格調整有關。
“它們要上調高端液態奶,在我看來很正常。”昨日,一家液態奶乳企的資深銷售人士章曉(化名)說,乳業巨頭要實施區域性提價,是否能執行下來還要看終端渠道是否買賬。一邊說漲價,一邊還要促銷也是常有的事情。
受恒天然事件影響,近日有超市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新西蘭品牌或采用新西蘭奶源的奶粉受到消費者冷落,而歐美奶源地的嬰兒奶粉、常溫奶和巴氏消毒奶的銷售受益,出現銷量上升。“荷蘭、丹麥和法國奶源地的洋奶粉銷售情況較好。”市內某商場相關負責人說。
分析:
國內生乳漲價一成奶企頭痛
分析稱,事實上,推動今年奶價上漲的還是國內的生鮮乳供應緊張這一內部因素。
“據我所知,北方目前對生鮮乳需求大增,價格已經普遍上漲10%。”一家乳企的內部人士說。農業部的統計顯示,生鮮乳價格6月底價格較上年9月初上漲7.6%。到7月末周,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省(區)生鮮乳平均價格3.58元/公斤,比上周上漲0.3%,同比上漲達9.5%。
上述主產省(區)約占全國生鮮乳產量的八成。廣東省奶業協會會長陳三有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國內生鮮乳出現產量低、需求大的情況。主產區的提價,也會波及其他省份。
陳三有說,較受生鮮乳提價影響的將是用鮮奶的乳制品,若非迫不得已,乳企還是會自行消化奶價成本,因要顧及市場反應。
隨著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乳業龍頭開始轉向可控奶源,“高端奶”奶源的爭奪也越發激烈。今年5月,蒙牛以32億元收編中國最大的奶源商現代牧業,后者主要為“特侖蘇”供應原奶,旺季供應量甚至達到90%以上。
(劉俊 楊杉 王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