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食品約占國內食品銷售總額三成
近日,上海的王先生回山東老家探親,在當地車站附件的一家小店想買一盒伊利牛奶,因時間緊張沒有仔細看,到家后才發現是“尹利”牛奶,這箱山寨“尹利”不僅外包裝模仿伊利產品,價格也和伊利牛奶一樣。
食品營銷專家陳小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目前山寨產品主要集中在國內縣城、鄉鎮市場,但鑒于國內有1600多個縣城,山寨產品的數量不容小視,粗略估算,山寨食品約占國內食品銷售總額的三成。由于山寨產品常常很隱蔽,讓人防不勝防,在法律上又存在一定的鑒定困難,一些常常被山寨的企業也氣憤地稱其為“蝗蟲”。
躲在“山寨”的山寨
康帥博、旺哈哈、脈劫、治治瓜子……雖然,大多數人都只是在網上一些搞笑圖片上才目睹到這些山寨品牌的廬山正面目,但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山寨產品正在給正規商家帶來困擾。多家企業負責人向記者控訴,經常會接到一些投訴,跟消費者核對后發現是山寨產品作祟。
娃哈哈集團法律辦主任伍偉強告訴記者,目前,山寨品牌主要在一些縣級市的村鎮居多,雖然并未進入娃哈哈的主流銷售渠道,但由于娃哈哈的很多產品已經進入縣市級的鄉鎮渠道,因而這些產品已經給娃哈哈造成沖擊,而最重要的還是可能影響消費者對娃哈哈品牌的信任度,一些消費者可能購買的并非娃哈哈產品,食用后發現味道不對,因而對娃哈哈的品質產生質疑。
那么,到底是哪些企業在從事山寨產品的生產?伍偉強指出,目前山寨產品幕后操縱者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仿冒一些品牌商標、裝潢,但這些品牌都未能獲得工商部門的注冊;一類是利用商標注冊的空子,搶注一些產品商標去生產傍名牌的產品,更有甚者,有的企業直接將這些商標授權給其他企業生產,自己收取一些授權費。
長沙一家哈旺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哈旺公司”)就注冊了一個營養快線的豆奶產品。娃哈哈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娃哈哈已經在170多個類別商品中注冊了營養快線商標,不想還是被一些企業鉆了空子。
據湖南當地媒體報道,哈旺公司還注冊了不少與娃哈哈等企業類似的商標,如仿“和其正涼茶”的“和氣正涼茶”、山寨“旺仔牛奶”的“哈仔牛奶”、山寨“銀鷺花生牛奶”的“哈旺花生牛奶”、山寨“紅牛”的“動牛”飲料……并將這些品牌授權給其他一些不知名企業生產。近日,這些授權商品被有關部門檢測出不合格。娃哈哈方面表示,最擔心消費者誤以為這些產品是娃哈哈公司生產的。
陳小龍透露,在浙江義烏、廣東潮州、福建泉州這些大型商品集散地,有很多山寨商品生產廠家以及經銷商,利用當地商品集散地的優勢將其售賣到各地鄉鎮。這些山寨食品主要依靠低價在中低端市場上取勝。以中山市健愉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尹力牌酸奶味飲料為例,1箱24盒裝(每盒250ml)的尹力牌酸奶味飲料的批發價為11.5元,而一箱同樣規格的伊利優酸乳飲料在淘寶上的售價則在30元到34元不等。
“由于進貨價較低,有利可圖,很多鄉村的小超市、夫妻店都樂于售賣這樣的商品。粗略估計,山寨產品幾乎占據了我國食品銷量的三成。”陳小龍表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