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撰稿人葉檀:放松房地產投資性需求將是災難
除非經濟出現難以挽救的崩潰式下滑,放松投資性購房的可能性絕無僅有。到目前為止,調整限購政策、打鼓勵投資性購房擦邊球的城市新政,還沒有出現順利過關的案例。無論是成都等變相松動限購,還是佛山限購令的松綁,包括上海的居住證三年可夠二套房,這些松動性政策無一逃脫被“叫停”的命運。這絕不僅僅是因為松綁限購引起民意的強烈反彈,更因為中國的房地產再難承受作為金融杠桿的沉重地位。
我國此前十年的貨幣泡沫主要由兩個原因導致,一是外匯占款的基礎貨幣發行模式,讓貨幣與外匯占款掛上了鉤,基礎貨幣不由內需與經濟增長主導,而由出口、國外消費者等勢力主導,二是房地產作為最大宗的投資品種在貨幣化后,有了數倍的溢價,使得金融杠桿大幅加長,事實上,加上期房、開發貸、個貸等,房地產金融杠桿絕不止區區的9倍。如果我們放松房地產調控,加長金融杠桿,讓房地產作為銀行最重要的抵押品,在基礎貨幣發行量內生性下降的背景下,房地產泡沫會加速崩潰,最終拖累整個金融業與實體經濟。除非央行大規模下調存準率,加快貨幣周轉速度。但這樣堆砌貨幣泡沫的做法相當于飲鴆止渴。
再次強調一點,從政策與市場兩方面考慮,從維持經濟穩定出發,筆者不認為房地產價格存在大幅下降空間;同時,從調整結構出發,房地產市場不存在貨幣泡沫推動下的大幅上升趨勢,房價幾年盤整以改善中國的房價收入比,是房地產結構恢復平衡必須支付的代價。
什么時候市場會有所突破?在房地產市場房價收入比、租售比等數據基本回歸合理區間之后。
不容忽視的是,深圳第三次土改提及房地產稅費改革,住建部要求根據住建部的要求,今年6月底前全國40個重點城市(4個直轄市、26個省會城市、10個其他重點城市)將與住建部個人住房信息聯網,收取房產稅的技術條件已經逐步成熟。等到限購取消,房地產稅費改革的重頭戲將拉開序幕。
在房地產預調微調的敏感時刻,房地產投資性需求絕不能輕易開閘,這關系到中國經濟與金融的立足之本。在基本土地、稅費改革未啟動之時,一旦重啟閘門,洪災將隨之到來。(葉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