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公募牌照:券商保險等細則 陽光私募大整改
編者按:新《證券投資基金法》正式實施已三周有余,金融混業經營時代已然來臨。券商、保險、陽光私募等機構的公募夢想即將成為現實。《證券日報》本期“財道”素描三類機構爭奪公募牌照的百態圖,券商保險因“細則”卡殼,爭奪公募牌照時間表不得已延后;與之相反,陽光私募卻趕在“細則”之前做了大量的整改,以求第一時間達到監管要求。在不斷的求證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不同金融機構不同的心態、需求和運作方式,這讓今后的金融混業戰更有看頭。
細則卡殼 券商保險爭奪公募牌照時間表延后
業內人士分析, 大資管整體框架已擬好,細則出臺還需數月時間
新《證券投資基金法》(下稱《基金法》)的正式實施三周有余。隨著新法施行,全行業金融混業時代來臨。據了解,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光大證券、東北證券、海通證券和興業證券等證券公司的公募基金管理業務申報材料已經準備完畢;中國保監會網站也顯示,人保資產、泰康資產、太平資產已在保監會報備,新華保險、中國人壽、平安保險和中國人保等公司已經準備就緒。
而今,雖然“槍聲”已響,但不管是券商還是保險,均卡殼在監管層相關的實施“細則”上,爭奪公募牌照時間表不得已延后。
實施細則不明朗
券商公募牌照卡殼
隨著新《基金法》的施行,金融混業時代已然來臨。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的松綁引起了業界最多的關注。不少業內人士預測,開放后的券商資管業務會在資管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作為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的代價是,券商資管將失去大集合業務。
為配合券商申請開展公募基金業務,6月7日中國證監會表示,證券公司申請公募牌照不同于基金公司申報審批,流程已簡化為4個程序:第一,申請人所在地的證監局和機構部等部門對申請人進行現場檢查;第二,證監會機構部對申請人出具監管意見;第三,申請人持檢查報告和監管意見向證監會申請;第四,證監會基金部進行資格審核對符合規定的給予批準。
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券商資管申請公募牌照在具體執行上指明方向。目前,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光大證券、東北證券、海通證券和興業證券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其公募基金管理業務的申報材料已經準備完畢,將盡快向監管層申報。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霍肖樺在接受《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采訪時表示,既然申請通道已經在月初放開,相應券商沒有理由再拖延,畢竟誰能搶得先機,誰就有可能搶占更多的人才和渠道。
至于目前證監會基金部還未公布資格審查意見,北京一家證券行業人士告訴記者:“證監會對申請公募基金券商的相關細則并未制定好”。
而這一說法也得到上述金融行業研究員霍肖樺的認同,他表示,盡管今年年初,各大券商便已經開始積極備戰大資管時代,挖角手段層出不窮,申請資料也早已備齊,但相應的實施細則卻“有可能在未來數月之內推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