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俄羅斯林場遭強征 中信保稱證據不足推托理賠
這不是傅建中第一次出現在媒體面前。
但這一次登上媒體頭條,他的處境如此無奈。據有關媒體報道,2003年,傅建中斥資收購了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的一個林場,經過3年多開發,俄方卻以涉嫌違法為由查封林場,公司資產被強制拍賣。當時,林場投資已超過2億,森林資產估值高達150億。
事件發生至今已將近6年,為什么此時才曝光于公眾面前?昨天,傅建中召開新聞發布會。
價值150億的林場遭強征
這一次出現,傅建中的身份是浙江永恒實業集團老總。那個10年前由他傾力打造的新洲集團,已與這位昔日的創始人沒有太多瓜葛。
“林場出事后,我把手上的股權全部轉給合伙人了。”說起新洲,傅建中有幾分無奈。他與這家公司唯一的聯系,是就俄方強制征收林場事件爭取賠償,然后再相應分給對方一些。
這份賠償是無法不計較的。據傅建中透露,2003年年底,浙江新洲集團下屬的黑龍江新洲材源木業有限公司收購俄羅斯哈巴木興林場時,前后花費上千萬,此后三年又砸下1億多元進行開發,再加上2007年被查封的木材估值以及當年預計盈利,木業公司資金損失超過2億元。
2006年—2007年,原木市場的行情大好,木興林場資產估值從購買時的70億飆升至150億。就像買了只“績優股”,但該賺錢的時候卻沒有了。
此后便是漫漫聲討路。從2007年林場被查封、公司資產被變賣,傅建中主要在做兩件事情,一是向中方有關部門求助,收集俄方違法證據并與之交涉;二是向之前進行投保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尋求索賠,保險賠償金為人民幣1.1144億元。
6年期間,浙江省政府、黑龍江省商務廳、國家開發銀行、俄羅斯哈巴州總領館、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曾給予關注或調查,部門相關機構的調查結論均顯示,木興公司的遭遇為俄當地政府蓄意策劃,強制征收。
中方的調查站在了新洲集團一邊,但事件發展并沒有如傅建中期望的那樣。由于俄方領導換屆、被告不配合等原因,木興公司對哈巴檢察院沒收、變賣資產的起訴仍懸而未決,而木興公司到底是否涉及盜伐林木,俄方迄今也未啟動法律程序調查、認定。
“感覺做了很多事,卻什么都沒變。”面對這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傅建中滿心悲哀。
1億多的保額難兌現
事實上,讓傅建中感到最難以理解的,是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對理賠事宜的應對態度。
2006年,新洲集團向該行投保500萬,申請海外投資保險。保險的責任范圍是東道國政府的匯兌限制、征收、違約等行為,投保目的是確保海外投資在遇到保險責任事故時能得到補償,保險金額超過1億。
“事情發生后,我們第一時間就與保險公司溝通。”傅建中表示,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既不說賠也不說不賠,只是以證據不足多次推托。
令他感到氣憤的是,在他們提供中方相關部門的多份證據的情況下,保險公司既不采信也不親自調查,反而聘請俄羅斯當地律師調查,認為當地檢察院及其他政府部門的行為完全符合俄羅斯法律,不屬于征收行為。
“按照哈巴州的規定,律師出具調查要經過政府同意。”傅建中認為,由于征收本身為當地政府蓄意所為,那份調查結論根本不具有參考價值。
正是因為保險公司的“傲慢”,傅建中決定將此事公布于眾。按他的說法,此前遲遲沒有公開,一來是保險公司不愿意讓他們公開,另外也考慮到可能需要國家層面介入,他們也不希望把事情鬧得太難看。“我們民企做點事情太難了。”傅建中選擇了輿論支持。
去年9月12日,北京市仲裁委員會審理了新洲集團提交的申請。申請指責保險公司多次推諉等行為違反現有《保險法》規定,并要求保險公司賠償1.1144億元。
對此,保險公司認為,新洲集團沒有提供足夠的索賠證據。另據傅建中透露,對方還稱自己屬于政策性銀行,無需遵守新洲集團提及的多條保險法規定。
“按保險公司的說法,以后哪個企業愿意投保?”在傅建中看來,如果中國的企業無法得到保護,那么所謂的“走出去”戰略也將受到影響。據了解,該仲裁也是我國民營企業針對在俄投資風險提出保險索賠的首例案件。
不過,在仲裁結果還未出爐時,傅建中又決定先暫停仲裁,原因是“想先一致對外,跟俄羅斯方面索要賠償”。于是去年12月,傅建中向浙江省商務廳提交申請,要求提請商務部啟動國際仲裁程序。
對于這個說法,昨天,省商務廳相關工作人員予以證實。“目前材料正在審核中,將來需要更高層面的人出面。”在這位工作人員看來,傅建中的索賠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
(李聞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