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擴大農險試點 2013將啟動水稻南繁制種保險
本報海口12月13日訊(記者邵長春)作為2012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重要活動之一的“發力農業保險,助推綠色崛起”主題論壇今天上午在海口市召開。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我省明年將進一步擴大險種,在現有的橡膠樹風災、生豬等保險基礎上,啟動水稻南繁制種保險。
本次論壇由冬交會組委會主辦,省農業廳、省現代農業發展研究會承辦。來自島內外200多名農業權威專家、學者、企業家、保險公司及政府相關部門代表參加此次論壇,深入探討海南農業保險發展的正確思路和合適模式,交流經驗,探索海南農業保險發展的前景。
我省早在2007年就啟動了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省政府頒發了相關方案和意見,對海南農業保險體系做了全面系統的規劃和部署,具有海南特色的農業保險體系初步形成。從最初的橡膠樹和香蕉風災保險、生豬保險、能繁母豬保險、漁船全損保險、船東雇主責任保險、漁民人身意外保險等7個險種,擴大到水稻、尖椒、長豆角等10幾個險種,明年還將啟動水稻南繁制種保險。
盡管我省在農業保險領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外省相比,在政府補貼力度、保險覆蓋面等方面還有一定差距,還不能滿足海南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而隨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啟動,海南農業現代化和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投資額不斷加大,農業生產風險也隨之增加,使得這一矛盾變得日益突出。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要破解這個難題,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針對海南臺風多發的特點,他建議海南應優先發展大災農業保險,建立大災風險分散機制。
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郭永利則建議在目前條件下,海南應先建立互助保險組織,即“政府主導,農民互保,協會組織,有保險資質的機構管理”模式。農民出資建立基金,可先解決農機人身傷害保險的問題,有傷害時利用基金賠付,無傷害時資金可以積累起來。
與會專家們認為,目前農業保險發展瓶頸除了農民保險意識不高,宣傳不到位等因素外,保險公司面對分散的農戶,運作成本高,收益有限、積極性不高也是重要原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