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影響中國汽車行業十大事件

                2014-01-08 15:02 來源:愛卡汽車

                  在已經過去的2013年里,中國汽車行業出現了諸多的重要事件,在這些行業事件中,他們使中國車市產銷量再創新高,也吸引著新的投資者進入,讓中國車企逐步進行海外并購,使新能源車型具有了新的發展動力,為消費者維權提供了法律保障等等。在梳理諸多事件后,我們挑選出了2013年十大新聞事件,這些新聞事件在2013年占據著重要地位,也會對2014年的中國車市起到作用。

                  汽車“三包”政策

                  事件影響力:★★★★★

                  新聞回顧:

                  2013年1月15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審議通過《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以下簡稱“汽車三包”),該規定并于2013年10月1日起開始正式施行。

                汽車“三包”政策

                汽車“三包”政策

                  “汽車三包”規定的重點主要分三個方面,第一是消費者在購車60日或行駛里程三千公里之內(以先到者為準),車輛發動機、變速器的主要零件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消費者有權可以選擇免費更換發動機、變速器;其次是在二年或者行駛里程六萬公里之內(以先到者為準)是汽車三包有效期,在此期間,因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計進行了2次修理,嚴重安全性故障仍未排除或者又出現新的嚴重安全性故障的,消費者可以選擇更換車輛或退車;最后是三年或者行駛里程六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是汽車三包的保修期,車輛在這個時間段內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易損耗零部件有單獨的質保期),消費者憑三包憑證由修理者免費修理(包括工時費和材料費)。

                  影響:

                  2013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的“汽車三包”政策也是繼美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后,中國是第六個實行“汽車三包”的國家。但關于這個條例,中國消費者整整等了8年,而該政策的實施大大減輕了消費者買車的后顧之憂,可見三包政策確實是給汽車消費者打了一針強心劑。

                汽車“三包”政策

                汽車“三包”政策

                  不過,在分析“汽車三包”政策后,大家都會發現,這個政策并沒有細化,可執行性并不強。在實際執行中,汽車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新規籠統的規定讓爭議出現后,很難判斷責任歸屬。

                汽車“三包”政策

                汽車“三包”政策

                  比如,在執行的時候,對汽車故障的鑒定是由誰負責,是廠家還是專業的鑒定機構?如果退換,購買新車時所交上牌費、保險、購置稅由誰承擔?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在“汽車三包”中均沒有被提及。“汽車三包”實施后,在車輛出現問題后,其責任人主要是汽車廠家,而經銷商與廠家如何分擔責任,是否會互相推卸責任,都很難通過該規定明確賠償方。

                汽車“三包”政策

                汽車“三包”政策

                  同時對于少數自主品牌來說,也將會是很大的挑戰,少數自主品牌車型的質量并不過硬,在“汽車三包”硬性規定下,會有很多車企的維修費用激增,甚至會有個別小企業無法經營。不過,這一政策也會促使自主品牌提升制造工藝。

                責編:楊湑
                0

                映象汽車團購、試駕報名,熱線電話:65888273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