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原則,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確保我們黨成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堅強領導核心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浙江省黨建研究會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深入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認真分析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對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進行了戰略部署,形成了全面從嚴治黨、標本兼治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制度成果。以此為標志,全面從嚴治黨進入了新的歷史征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維護黨的領導核心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所在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推動黨和國家事業邁入了新階段,是黨的歷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全會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習近平同志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新一代領導核心的正式確立。這是全會凝聚全黨意志、順應全民意愿而形成的重大政治決定。
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政黨、有擔當善作為的政黨、領導國家各項事業的執政大黨,必然需要有堅強的領導核心。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8800多萬黨員的執政大黨,怎樣才能組織凝聚起來、團結堅強起來呢?最主要的是靠理想,靠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對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領導,保證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社會長治久安,意義重大而深遠。
選擇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是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改革的重要歷史經驗。中國共產黨建黨95年來,之所以受到群眾的擁護支持,并且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關鍵在于我們黨是凝聚全社會力量的領導核心,關鍵在于我們黨善于集中全黨意志和智慧,關鍵在于我們黨擁有各族人民衷心愛戴、能帶領全黨全國人民不斷開創新事業的核心領袖。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從反“圍剿”失敗、革命重大損失的沉重教訓中,從二萬五千里長征艱難的偉大戰略轉移中,從與共產國際指定的領導人的歷史比較中,中國共產黨人選擇了毛澤東同志作為黨的領導核心,全黨由此團結在毛澤東同志的周圍,并自覺維護這一核心,取得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勝利。進入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時期,也同樣在實踐中形成了具有崇高威望的領導核心,才帶領全黨和團結各族人民沿著正確航向乘風破浪,克服各種困難和挫折,取得了一個個新勝利。
偉大的事業需要必然會產生堅強的領導核心。這次全會莊重確立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黨的核心地位。這是我們黨統攬全局,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開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局面,書寫“不忘初心”、經受“四大考驗”、戰勝“四種危險”的新答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邏輯,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項事業和治國理政全面發展進步偉大實踐的時代結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擁護,受到了國際社會高度贊譽。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是眾望所歸、實至名歸,是黨心所向、民心所向。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集中了全黨的共同意志,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必須自覺增強“四個意識”。“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維護黨的領袖核心地位,最重要是必須自覺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這是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向全黨強調提出的一個基本要求。增強“四個意識”,是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所在。“四個意識”是統一整體,管黨從嚴、治黨從嚴,必然要求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確保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筑牢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基礎,提高管黨治黨能力。怎樣踐行、體現“四個意識”?最重要的就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團結在黨的核心周圍,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核心看齊。這才是自覺講政治、講大局,才能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堅決貫徹落實好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才能有力維護黨中央的權威、黨的核心的權威,不斷增強我們黨的執政能力,有效應對黨和國家面臨的各種風險考驗,不斷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最重要基礎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站在歷史進程和時代現實、全面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高度,深刻總結我們黨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歷史經驗,深入分析全面從嚴治黨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堅持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堅持以黨章為根本依據,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統籌協調、系統謀劃設計等原則,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立足于不斷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制度上防范和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就加強和規范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健全黨內監督制度作出了全面部署,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基本遵循。
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原則,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確保我們黨成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堅強領導核心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政黨是社會政治組織,政治生活、政治方向、政治紀律、政治生態如何,決定一個政黨的性質和生命,對一個大國執政的大黨來說尤其如此。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基本優勢,也是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承擔的歷史使命決定的。在新形勢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最根本的是要嚴肅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也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更好地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必須以更大力度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系統總結歷史經驗和黨的十八大以來創造的鮮活經驗,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
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基礎和基本任務,也是中國共產黨95年來始終不變的初心,是我們黨克敵制勝包括自我克服失誤的寶貴經驗。黨的一大黨綱雖然只有15條,但對黨的組織章程、組織原則、黨內政治生活等作出了相當嚴格的規定。1929年,古田會議首次提出黨內生活政治化、科學化的要求。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堅持不忘初心,根據黨章和過去黨內政治生活相關準則的基礎上,總結新的實踐經驗,又對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制度安排,聚焦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等突出問題,對全面從嚴治黨理論和實踐進行了系統闡述和整體設計,重點就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揚黨內民主和保障黨員權利、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等12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具體規定,為開啟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新局面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和制度保障。
全會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成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又一重大制度利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圍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凝練主攻方向,聚焦黨內監督制度不健全、覆蓋不到位、責任不明晰、執行不力等問題,重點就黨內監督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監督任務和內容、監督對象、監督方式、監督體系、監督責任等6個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新舉措,進行了制度設計和安排。《條例》從縱向維度上,建立了黨中央統一領導,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律檢查機關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的黨內監督體系;從橫向維度上,把黨內監督同國家監察、法律監督、審計監督、司法監督、民主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結合起來,形成了統籌監督合力體系;從立體維度上,就盡快形成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和同級相互監督相結合的監督網絡體系,提出了明確要求。《條例》必將推動和保障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實硬”,成為我們黨的監督制度建設史上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準則》和《條例》,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強大思想武器和根本的制度保障,是指導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行動指南,必將開啟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征程。
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要求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最基礎、最重要的是通過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建立健全黨內監督制度,以實現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并以此帶動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風氣。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正是落實和檢驗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標志。
打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是習近平同志全面從嚴治黨思想體系中一個極富創新的重要觀點。習近平同志曾在各種場合強調:“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今年6月28日,習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再次強調,我們黨95年的奮斗歷程充分表明,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健康潔凈的黨內政治生態,是黨的優良作風的生成土壤,是黨的旺盛生機的動力源泉,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條件,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歷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非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標志。抓好了黨內政治生活,全面從嚴治黨就有了重要基礎。
實踐反復證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事關黨的生命。建設良好的黨內政治生態,是保持黨的旺盛生機、蓬勃活力的根本動力,是我們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現代化治理能力、執政能力的根本保證,是我們黨管黨治黨的寶貴經驗,也是解決當前黨內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關鍵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堅強的決心和有力的舉措,大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使黨內政治生活展現新氣象,為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證。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必須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問題導向,正視和解決黨內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長期實踐中,黨內政治生活狀況總體是好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看到,一個時期以來,黨內政治生活中出現了一些突出問題。比如,在一些黨員、干部包括高級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堅定、對黨不忠誠、紀律松弛、脫離群眾、獨斷專行、弄虛作假、庸懶無為,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好人主義、宗派主義、山頭主義、拜金主義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突出,任人唯親、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現象屢禁不止,濫用權力、貪污受賄、腐化墮落、違法亂紀等現象滋生蔓延。特別是高級干部中極少數人政治野心膨脹、權欲熏心,搞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伙伙、拉幫結派、謀取權位等政治陰謀活動。這些問題,嚴重破壞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嚴重損害黨內政治生態和黨的形象,嚴重影響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成功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的新局面,迫切需要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為重點,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切實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重要的是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做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表率。這是由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執掌重要權力的特殊地位所決定的,也是由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發揮示范作用的特殊職責所要求的。《準則》《條例》對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領導干部肩負著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神圣職責,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下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具有示范導向作用,對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此,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的“一把手”,務必帶頭躬身踐行、模范執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和監督規定,讓黨員看到希望,讓群眾看到信心。各級黨組織要全面履行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領導責任,把黨內政治生活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任務,切實抓好落實,努力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營造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