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怎樣煉成好干部呢?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張世良所作的《怎樣煉成好干部》一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用務實管用的道理,深入淺出地闡釋了怎樣煉成好干部的思維方式、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怎樣煉成好干部》 張世良著 人民出版社
【新著品評】
歷史和實踐都證明,培養(yǎng)大批優(yōu)秀的干部,是我們黨的事業(yè)取得勝利的關鍵。
那么,怎樣煉成好干部呢?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張世良所作的《怎樣煉成好干部》一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用務實管用的道理,深入淺出地闡釋了怎樣煉成好干部的思維方式、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每個時代都需要有那個時代的好干部,如果沒有這樣的好干部,它也要把他們鍛造出來。在改革開放新時代,怎樣才是好干部?怎樣成為好干部?怎樣選用好干部?好干部怎樣干好事?這“好干部四問”,既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既是歷史課題,也是現(xiàn)實課題;既是中央高度重視的,也是社會普遍關注的,更是每個黨員干部都必須認真思考、做出正確回答的。
當前,我們的干部隊伍也面臨許多新問題。因此,正確回答這些問題,具有現(xiàn)實的針對性和緊迫性。該書思想主題鮮明、實踐導向明確,這是理論讀物的基本要求,也是該書的突出特點。
聚焦問題講透道理
著書立說難,既難在聚焦問題,更難在講透道理。講理論既不能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也不能老調(diào)重彈、空泛議論,更不能“歪嘴和尚念經(jīng)”,把“好經(jīng)”念歪了。
該書在闡述“好干部四問”時,采取“層層扒筍皮”的論述方法,既從理論上引導讀者領會和把握“怎樣才是好干部”的根本標準,又從實踐上引領讀者領會和把握“怎樣成為好干部”的根本途徑;既從觀念上引導讀者領會和把握“怎樣選用好干部”,又從方法上引導讀者領會和把握“好干部怎樣干好事”,解答了問題,解析了道理。該書緊緊圍繞回答“好干部四問”的核心要義和關鍵要點,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清楚明了、清晰透徹地闡釋了鍛煉成為好干部的理論邏輯與實踐方法。
話語通俗道理深刻
干部需要掌握理論作為行動指南,理論需要干部實踐成為行動向導。干部掌握理論,需要學習領悟;理論掌握干部,需要話語轉換。我們黨對干部的許多要求是一以貫之的。但有些時候、有些地方不再談傳統(tǒng)了。該書講傳統(tǒng)講出了新意。
該書在語言形式方面也進行了一些創(chuàng)新,每一篇目都以內(nèi)容提要開篇,方便讀者一目概覽;每章每節(jié)的標題都簡潔明了,而且準確地借用了一些成語,易記易懂;有些問題雖然是老話題,但講出了新意境。讀者不管是單章單節(jié)閱讀,還是整書整篇閱讀,不論是“淺閱讀”,還是“深閱讀”,都可能嘗到自己的口味,“必有一菜一味適合你我他”。
解疑釋惑凝聚共識
“好干部四問”,本來都是十分清楚的問題,黨章黨規(guī)、法律法規(guī)都有明確規(guī)定和要求。然而,前些年,由于受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的影響,一些地方選出來的干部素質(zhì)和能力明顯不合格,甚至出現(xiàn)了一些“帶病提拔”、違規(guī)提拔的干部,致使一些干部對這些問題的認識模糊了。如果一個干部對好干部的標準都看不清楚,那他就不可能成為好干部;如果一個組織對選用好干部的標準、原則和方式方法不能夠嚴格把握,那選出來的干部不僅起不到標桿作用,反而會引起負面作用。
圍繞“好干部四問”這些干部工作的根本問題,書中逐一解答,深入剖析,對如何理解和踐行“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作了深入解讀,對如何理解和踐行“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的好干部要求作了深入詮釋,對如何把握和踐行“修身律己、做人做官、干事創(chuàng)業(yè)、建功立業(yè)”的方法途徑作了深入闡釋。
這可為讀者解答“好干部四問”提供一些可資借鑒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我相信,讀者閱讀《怎樣煉成好干部》一書后,必定會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作者系《求是》雜志社原社長)
最近省委強調(diào),“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diào)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yè)。為此,從即日起,本網(wǎng)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xù)刊發(fā)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chuàng)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yōu)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xù)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chuàng)新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