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將使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使馬克思主義煥發出蓬勃生機,同時也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共產黨是《共產黨宣言》精神的當代踐行者。“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黨。”從1848到2018,從馬克思經典著作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條為人類謀福祉、為世界求大同的主線,貫穿始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將使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使馬克思主義煥發出蓬勃生機,同時也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1848年2月,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共產黨宣言》出版。170年來,這部著作所蘊含的思想光芒穿越時空,成為人類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志性文獻之一。
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站在西方文明山巔,繼承了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優秀成果。它第一次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這在當時如一聲驚雷,為全世界的無產者送去了希望、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提到陳望道當年首譯中文版 《共產黨宣言》 過程中的一段佳話。那是一則“真理有點甜”的故事:紅糖蘸粽子是義烏春節傳統食物。一日,母親張翠姐送完餐后,在屋外喊:“紅糖夠不夠,要不要我再給你添些?”正忙著翻譯的陳望道應聲答道:“夠甜,夠甜了!”誰知,當母親進來收拾碗筷時,卻發現陳望道的嘴角滿是墨汁,紅糖一點兒沒動。母子二人相視大笑。陳望道粽子蘸墨汁還連聲說甜的“糗事”,讓信仰有了滋味。
《共產黨宣言》問世以來的170年歷史證明,馬克思主義只有同各國國情相結合,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和感召力。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就是一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理論創新的歷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立新型政黨關系,是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最大政黨和五千年中華文明傳承者的天下擔當。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美好世界
眾所周知,現代政黨政治起源于西方,而西方文明是“分”的哲學。“分”帶來競爭、創新,以個體進步推動了社會進步,但這種個體進步也會導致整體利益受損。利益、思維越分越細,導致政治碎片化、社會極化,助長了民粹主義、極端主義的興起……近年來,西方政黨誠信嚴重下滑,政治文明受到挑戰,便是此故。這種情況下,人類向何處去? 人類政治文明前景如何?
世界紛紛向東看。
中國共產黨汲取五千年中華文化大同思想精華,繼承馬克思主義自由人聯合體思想,借鑒西方政治文明共同體經驗,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美好世界:政黨的責任”為主題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呼吁世界政黨以人類超越選民關注,以命運超越政權追求,以共同體超越選舉思維,開創國內治理與全球治理的有機統一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充分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自信和政治遠見,堪稱政黨外交和政治文明的偉大創舉。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邁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推動構建新型政黨關系、新型全球化、新型全球治理模式。“一帶一路”倡議就是主要抓手。這一倡議以政策、設施、貿易、資金、民心的互聯互通,以陸海統籌、內外統籌、政經統籌,改變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二元經濟結構,不僅拓寬了發展格局,還實現了對接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的新跨越;通過共同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抓住了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不僅造福中國人民,更造福沿線各國人民。“一帶一路”建設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充分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自信與自覺。
中國共產黨是《共產黨宣言》精神的當代踐行者。“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黨。”從1848到2018,從馬克思經典著作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條為人類謀福祉、為世界求大同的主線,貫穿始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將使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使馬克思主義煥發出蓬勃生機,同時也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 王義桅)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