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要緊緊抓住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大力培育良好國民心態,增強外交自信自覺,堅持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推進合作共贏,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不斷為國際社會作出與國力相稱的國際貢獻中,走出一條真正不同于傳統大國外交的新型大國外交道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總結了中國外交工作和歷史性變革,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我國未來外交工作指明方向。可以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穩步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拓宏大格局。
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穩步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在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歷史進程中,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外交理論和實踐創新,穩步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主動推進全球治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成果豐碩:我國提出的以平等為基礎、以開放為導向、以合作為動力、以共享為目標的全球經濟治理觀,引發國際社會高度共鳴;G20杭州峰會推動G20從短期危機管理機制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提供了強大動力。此外,我國積極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取得新進展,為國際互聯網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大力推進聯合反恐,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為解決國際難民危機等全球治理問題積極貢獻力量、承擔大國責任。
精心運籌大國關系。過去5年,我國以更加沉著自信的形象出現在國際舞臺,以積極進取的外交風格大踏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黨的十八大到十九大期間,習近平主席28次出訪,足跡遍及五大洲的56個國家,以元首外交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呈現新氣象,以精心運籌實現大國關系:把控中美競合博弈;推動中俄戰略協作提質升級;深化中歐務實合作;強化與新興大國的合作。
沉穩應對周邊變化,大力推進“一帶一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始終堅持“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努力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大力倡導“一帶一路”建設,呼吁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得到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2014年APEC峰會、G20杭州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我國充分運用主場外交優勢,高舉發展合作大旗,闡明中國主張,貢獻中國經驗,彰顯中國擔當,展現新型大國形象。
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新型大國外交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穩步推進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推動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不同于傳統大國外交的新型大國外交。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對世界期待的現實回應。今天的中國已經比較穩固地確立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每年為世界貢獻超過7000億美元的經濟增量。因此,中國外交的走向日益成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焦點之一。一個逐漸強大的中國到底對世界意味著什么,已經成為中國必須明確回答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正是對世界期待和時代潮流的現實回應。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對中國特色和平發展道路的具體外化。傳統大國外交天生與對權力的追求緊密相連,重走傳統大國外交的強權政治老路,必然陷于“修昔底德陷阱”不能自拔。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強的中國推動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特”就特在堅定打破“國強必霸”的邏輯,推進互利共贏,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以民族復興為目標、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中國特色和平發展道路的具體化和外部化。
三、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拓宏大格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成果豐碩,不僅中國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使中國的全球治理話語權有了明顯增強,而且逐步穩定了新型大國關系,完善了全球伙伴關系布局,鞏固了周邊睦鄰友好格局,開拓了治國理政宏大格局。
展望未來,面對世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依然任重道遠。我們不能忘記,中國是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意味著中國的和平發展必將經歷長期艱巨的探索。中國要緊緊抓住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大力培育良好國民心態,增強外交自信自覺,堅持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推進合作共贏,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不斷為國際社會作出與國力相稱的國際貢獻中,走出一條真正不同于傳統大國外交的新型大國外交道路。(作者: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賴風)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